台幣暴升驚見30字頭 外幣保單不如台幣熱

台幣暴升驚見30字頭 外幣保單不如台幣熱

新台幣升勢驚人,今(5/2)天盤中一度衝破31元整數關卡,最高觸及30.98元,朝30元大步邁進。儘管央行在尾盤出手調節,最終收在31.064元,勉強守住「3字頭」。但市場普遍解讀央行干預力道保守,對後續匯價走勢仍持觀望態度。就在市場擔憂新台幣將重返「2字頭」之際,今(2025)年前2月外幣保單銷售表現也受到關注。

根據金管會新統計顯示,今年1~2月壽險業外幣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折合新台幣673.54億元,較去(2024)年同期成長41%,整體銷售動能回升。不過,外幣保單占整體新契約保費的比重為38.95%,創近7年同期次低紀錄,僅高於2019年同期的38.28%,顯示國人對外幣保單熱度不如新台幣保單。

金管會指出,今年初新台幣貶值,加上美元相對偏高,使外幣保單在價格感受上「變貴了」,影響部分民眾投保意願。此外,新台幣計價商品多元、競爭激烈,也讓外幣保單在市場上的相對吸引力降低。

從產品結構來看,外幣保單仍以傳統型商品為大宗,今年前2月新契約保費579.34億元、年增33%,占整體外幣保單比重近86%,以富邦人壽、國泰人壽、保誠人壽表現最佳。投資型商品則呈現爆發性成長,前2月新契約保費直衝94.2億元、年飆122%,前3名依序為國泰人壽、安聯人壽、台新人壽。

若以幣別觀察,美元保單穩居外幣保單市場主力。1~2月美元保單新契約保費為20.16億美元、年升34%,其中投資型商品2.71億美元、年彈113%,傳統型商品為17.45億美元、年增26%。金管會分析,美元投資型保險受惠於美股上揚,民眾信心回溫;而傳統型保單則因業者調升宣告利率,帶動買氣升高。

值得注意的是,澳幣與人民幣保單在低基期下,雙雙呈現高成長。澳幣保單前2月新契約保費0.43億澳元、飆升126%,其中投資型商品為0.12億澳元、傳統型為0.31億澳元。金管會認為,澳幣商品受惠於市場對澳洲經濟前景樂觀,投資型表現特別亮眼。

至於人民幣保單更繳出勁揚200%的亮眼成績,總保費達0.33億人民幣。其中投資型保單年增167%,傳統型更年衝350%。金管會提到,投資型保單的成長與中國股市回穩有關,而傳統型則因部分業者推出新商品,吸引特定客群關注。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