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中國半導體補貼戰 智庫:台灣應發展矽盾2.0

地緣政治對供應鏈帶來危機,科民社中心執行長張智程今天指出,台灣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扮演要角,不過面對中國透過補貼試圖影響台灣市占率,應發展「矽盾2.0」,透過投資並進一步加強自身和盟國的經濟安全。

國科會旗下跨領域智庫科技、民主與社會研究中心(DSET)成立滿週年,今天與政治大學半導體供應鏈韌性中心舉辦供應鏈韌性國際研討會,邀請美日韓法捷等國智庫與政策研究代表出席。

張智程表示,台灣在國際供應鏈中的角色日益重要,但近年來美國、德國、法國、英國以及日本都對半導體產業提供大量補助,都將對台灣構成挑戰;不過,他說更大的挑戰來自中國,同樣透過補助政策試圖削弱台灣的市場占有率。

張智程認為,台灣的解決之道或許是要倡議所謂的「矽盾2.0」,也就是通過投資,將台灣的利益與美國及其盟友的戰略目標更加一致,並藉助深度整合台灣與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機會,進一步加強自身和盟國的經濟安全。

捷克近年與台灣建立深度友好關係,來自捷克查理大學供應鏈韌性中心的學者賀拉列克(Adam Horalek)指出,台灣和捷克的信任合作關係很強,台灣更是最接近捷克的亞洲國家。他說,台灣與捷克都有相似的民主歷史背景,都曾在非民主政權下奮鬥,經歷民主政治的轉變。

賀拉列克提到,捷克的人口比台灣少,是個小的經濟體,但捷克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重要角色,半導體領域有長時間的發展歷史,加上從過去社會主義、共產主義轉變成加入歐盟的民主和政治,讓捷克有很好的供應鏈韌性。

談及捷克的發展機會,賀拉列克說,捷克靠近德國的薩克森矽谷(Silicon Saxony),有機會能提供具有價格競爭力的勞動力。他也補充,俄烏戰爭中捷克常面對俄羅斯很多的虛假資訊,台灣同樣面臨中國大量的假訊息問題,以及國內高等教育、勞動力等挑戰。

韓國經濟安全顧問、現為國家外交學院經濟與科技安全中心主任延元鎬指出,全球化時代已終結,在供應鏈重組的過程中,各國都正在透過重組與友岸外包,試圖多角化自身的供應鏈;同時,學界也觀察到保護主義、民主主義色彩的政策出現。

延元鎬指出,受到地緣政治影響,各國紛紛採取補貼政策,但補助反而會增加友邦之間的競爭;他直言,經濟安全不是為了追求市占率,而是國家安全。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