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設計新兵擷發科首秀平台 「壓榨1顆晶片跑出10個AI模型」

IC設計新兵擷發科首秀平台 「壓榨1顆晶片跑出10個AI模型」
擷發科董事長楊健盟(中)與副總經理王俊凱(左)、技術長吳展良(右)。(圖/陳曼儂攝)

[周刊王CTWANT] 「我們是可以把一顆聯發科(2454)的晶片,壓榨到能跑出10個AI模型的公司。」專注於AI與ASIC晶片設計服務的擷發科技(7796)董事長楊健盟表示,從創立第一天起,就以ASIC設計服務為核心,提供客製化晶片解決方案,預計未來3到5年,邊緣式AI在相關的硬體都會有蓬勃的發展。

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將於下周登場,廠商們都摩拳擦掌、陸續曝光自家最新技術,擷發科技在13日發表CAPS「跨平台AI軟體服務」與CATS「客製化ASIC設計服務」雙引擎最新成果,以及自主研發的全新AI視覺軟體平台AIVO,定位為零程式碼(No-code),採用直觀、圖形化的操作界面,可透過簡單的「拖拉式組合」完成AI模型訓練、流程設計與即時部署。

擷發科技技術長吳展良表示,就像是「你買我這個平台,你就會做AI設計了」,雖然AI已經談了很久,但真正要落地實施,中間有很多工具鏈斷層,需要專業的人去處理,而擷發科技做好整合後,目前AI可以做的,包括物件檢測、人員辨識、安全防護等,都可以輕鬆客製化,且可同時支援非常多的腳本,不同節點去連結、權重分配去優化,讓百工百業都可利用這個平台去發展自家的AI系統,有效降低AI導入門檻。

擷發科技副總經理王俊凱表示,目前邊緣AI市場中,客戶有不少痛點,造成上市時間變得很長,以視覺來說,從資料集的標記訓練,過去工具鏈很破碎,客戶需要切換多套工具,大多數人缺乏機器學習的專業知識,很多都需要手動調教,雖然很多開源程式可以用,但都需要專業的人去處理,一般業者也缺乏數據和標註的基礎設施,最後做完了,還會被廠商綁住,很難選用別家系統。

而擷發科技可以從資料集標記、模型訓練、量化、最佳化、SoC集成一路做好,AI加速器也有很多選擇,可以跨平台,根據客戶需求選擇加速器,可應用在智慧製造、醫療、交通、零售等核心場域。

楊健盟表示,很多人認為IC設計公司都能做ASIC設計服務,但這其實是一個需要長期技術積累與經驗沉澱的領域,擷發科技在這條路上蹲馬步蹲了很久。

擷發科技也宣布與歐洲AI加速晶片新創公司Axelera AI成為戰略合作夥伴,共同推動AI技術的全球多元場景應用落地。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