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國產化逐步退場 有廠商已打「國際盃」

風電國產化逐步退場 有廠商已打「國際盃」
鄒宇新今(7)日在媒體專訪提到,國內廠商經過3階段、15年,產業成熟度足夠時就應慢慢退場,並也舉例部分項目已經有能力出去打國際盃。(圖/取自《自由時報》自由追新聞頻道)

[NOWnews今日新聞] 離岸風電國產化政策何去何從,攸關台灣風電政策未來推動。經濟部產發署副署長鄒宇新今(7)日在媒體專訪提到,國內廠商經過3階段、15年,產業成熟度足夠時就應慢慢退場,並也舉例部分項目已經有能力出去打國際盃,像是葉片樹脂已打入國外大廠供應鏈、國內機艙組裝廠則拿下日韓訂單等。

鄒宇新接受《自由時報》「官我什麼事」專訪,表示國產化推動方向以5年為1期、共有3期。

第一期是「學習期」,政府盤點具可行性,做得出來或者是技術足夠的項目,「學習的過程其實相當辛苦,國內的廠商必須要投資,要跟外國人引進技術然後實際去做」,原本政策期待100%國產化,但實際5年操作下來,會發現其實沒有辦法那麼理想。

第二階段是「成長期」,用區塊開發的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的風場來練兵,進一步加速交貨期、降低成本。

第三階段就是「成熟期」,國內廠商已經具備國際競爭的條件,這個時候就該是產業關聯方案,也就是國產化的政策應該要慢慢的退出,讓練兵練好的廠商能夠走出去打亞洲盃,甚至是國際盃。

然而,即便是現階段的成熟期,也已經有國內廠商正在角逐國際市場。

上緯投控早在2005年就投身葉片樹脂,供貨給德國西門子、丹麥維特斯及美國奇異(GE)等風機系統商巨頭,全球市占率約10%。

鄒宇新補充,現在提倡循環經濟,西門子跟上緯也合作開發再生的葉片材料,他們在丹麥已經做了20支,可回收再利用、再生的葉片,相信未來上緯跟西門子會是非常緊密的一個合作關係。

第2個案例是風機機艙,機艙組裝廠在台灣做風機的組裝,西門子風機從過去1.0到現在的2.0,組裝廠的項目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現在除了供應國內風場的風機以外,他們在日本跟韓國也都爭取到風機的訂單,相信在未來的1到2年就可以看到確切的出口實績。

最後,國內最大水下基礎廠商是世紀風電,現在規劃跟澳洲QUBE集團合資,在印尼投資另外一個水下基礎的工廠,最快2026年第1季投產,最主要就是著眼未來澳洲風場,以及在亞洲其他地區,爭取例如像菲律賓、越南等等。



相關新聞


離岸風電潛力場址2026年難以落幕 1風場確定不會如期完工


離岸風電3之1領跑 CIP:渢妙1期離岸風場海事工程合約全數完備


泛官股台智電惹議 離岸風電協會:肯定多元綠電購售模式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