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部下通牒 風電3之2本月初不簽就取消資格

如今去年完成招標的區塊開發第2階段(3之2)5家風場,僅有1家完成行政契約程序,經濟部能源署下令,如果剩餘廠商本月初再不簽約,那就會取消得標資格,將開發容量移往後續階段。(圖/記者陳雅芳攝,2019.09.26)
[NOWnews今日新聞] 離岸風電近期負面消息不斷,4月初有二階段潛力場址的海峽風電1期被解約,本應在2027年、2028年完工的區塊開發第1階段(3之1)恐只有1風場會如期。如今去年完成招標的區塊開發第2階段(3之2)5家風場,僅有1家完成行政契約程序,經濟部能源署下令,如果剩餘廠商本月初再不簽約,那就會取消得標資格,將開發容量移往後續階段。
今年初,潛力場址的海峽風電一期專案進度受阻,經濟部於3月份追蹤審查海峽一期的產業關聯方案,審查結果是海峽風電所提的產業關聯方案未完全符合產業關聯政策,因此經濟部於4月上旬依據行政契約向海峽風電提出解約。
能源署表示,目前理解海峽風電還在爭取能夠歸還6億元的履約保證金,這部分是契約法律問題,也不清楚對方後續是否啟動法律救濟。
海峽風電則證實,目前海峽1期確實已經遭解約,但並沒有說明海峽2期進度,以及後續是否提出法律救濟。
3之1共有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的渢妙風場、科里歐永續能源(Corio)的海鼎二風場、風睿能源(SRE)的海盛風場、法國電力再生能源(EDF)、台亞風能的環洋風場,以及海峽風電的海峽2期風場等5座風場。
然而,除了CIP的渢妙風場有穩定公布進度,如確定與供應鏈簽約,近期也宣布完成高達新台幣1030億元的融資案之外,其餘風場普遍沒有釋出任何風場進度。其中,Corio也傳出撤出台灣,海峽風電前面更有海峽1期風場被解約的前科,讓2027年、2028年完工的目標危在旦夕。
能源署回應,這些風場都已經簽署行政契約,就是回歸契約所設立的檢查點去稽核進度,政府很難說直接收回,唯有當這些廠商錯過稽核點,政府才可以依此去開罰跟收回風場。
但上述狀況是建立在廠商已經完成行政契約簽署,政府才必須要按程序處理。然而,去年8月共有5家廠商得標3之2風場開發資格,分別是森崴、風睿、CIP、Corio及德能,總共獲配2.7GW。
然而,經過近半年時間,只有風睿去年完成行政契約簽署、並繳納履約保證金,其餘4家廠商尚未完成所有程序。據悉,CIP近期將會籌足約保證金,搶在5月初完成簽約程序,但即便如此,最多也就是5家裡面有2家簽約。
對於業者遲遲不簽約,經濟部也不想等了。
能源署表示,目前設定要在5月初完成行政契約辦理的最後簽署,如果剩下廠商未於期限內完成簽約,將取消得標資格。能源署理解,廠商的難處在於關稅、綠電發展、俄烏戰爭等國際局勢下,風場開發充滿不確定性,3之2完工時間又更晚,那麼就會讓廠商更拿一口氣做出大量投資。
針對是否已經簽署3.2行政契約,森崴能源回應,「我們正積極朝官方指定的時程目標努力」Corio則未明確表態;德能則未取得回應。
最後,潛力場址、3之1及3之2無法完成的風電開發量能,將會一口氣注入區塊開發第3階段(3之3),但由於3之3已不會把國產化項目當作必要條件,因此必須要重新設計選商機制,迄今尚無看到任何草案。
能源署說,部分廠商希望今年趕快公布3之3,有部分廠商則希望先把3之1、3之2做完再說;經濟部還會持續收集廠商意見,再決定是否可能在今年拋出3之3的選商機制,再給予大家充足備標期。
相關新聞
離岸風電3之1捷報!渢妙1期千億元融資到位 力拚於2027年完工
Q1營收年增144.24%!森崴能源靠台電離岸風電工程賺飽飽
渢妙一期風場融資到位 台灣離岸風電發展再進一步
- 記者:nownews
- 更多財經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