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國立中正大學前瞻中心業界諮詢委員會 隆重登場
(記者黃音文/嘉義報導)國立中正大學前瞻中心長期致力於智慧機械技術的研發與創新,始終密切關注產業發展趨勢。今(17)日下午與成功大學智慧半導體及永續製造學院及工商時報攜手合作,共同舉辦「2024前瞻中心業界諮詢委員會」活動,除了邀請過去交流互動頻繁的機械產業外,也特別邀請了半導體產業界的先進參與,嘉義縣市政府也有代表出席,希望能深入探討智慧機械技術在半導體產業的應用潛力,為機械業開拓更寬廣的發展空間。
國立中正大學前瞻中心與工商時報及成功大學智慧半導體及永續製造學院攜手合作共同舉辦「2024前瞻中心業界諮詢委員會」活動,副校長詹盛如、姚賀騰主任等與會貴賓合影。(圖/記者黃音文攝)
中正大學副校長詹盛如致詞時表示,當前全球製造業正邁向智慧化與低碳化的新紀元,臺灣機械業亦面臨重大轉型契機。根據最新調查報告顯示,2022年我國機械產業產值已達1.45兆元,其中七成為出口。這不僅展現了臺灣機械業的堅實基礎,更凸顯我們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關鍵地位。然而,面對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產業升級刻不容緩,加上人才斷層的挑戰,皆需要我們未雨綢繆,積極創新。
國立中正大學副校長詹盛如致詞。(圖/記者黃音文攝)
值得關注的是,半導體產業的蓬勃發展為機械業提供了重要的成長動能。臺灣作為全球半導體製造重鎮,在半導體設備方面仍高度仰賴進口。提升國產設備的技術水準,提高市場占有率,是我們必須努力的重要方向。這也是本次特別邀請半導體產業先進共同參與討論的主要原因。
國立中正大學前瞻中心主任姚賀騰教授(左1)希望藉此能深入探討智慧機械技術在半導體產業的應用潛力。(圖/記者黃音文攝)
副校長詹盛如指出,展望未來,我們認為要繼續提升產值及附加,仍有幾個關鍵方向需要我們共同努力:首先是加速數位轉型和智慧製造的布局。我們必須善用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興技術,提升產品的智慧化程度,為客戶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
「2024國立中正大學前瞻中心業界諮詢委員會」活動簡報。(圖/記者黃音文攝)
其次是推動綠色轉型。因應全球淨零排放趨勢,發展節能減碳的綠色機械,不僅是環保議題,更是提升產業競爭力的關鍵。
第三是強化人才培育。面對少子化的挑戰,我們必須更積極培育跨域人才,同時運用數位工具提升人均產值。
第四是深化產學研合作。中正前瞻中心長期致力於中南部智慧製造創新,在精密製造技術的研發上累積豐碩成果。我們期待透過更緊密的產學研合作,加速技術創新和產業化的進程。
此次活動以「智慧製造與半導體工業結合」為主軸進行討論,探究探討智慧製造技術導入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契機,為參與者提供投資機會,促進產業發展。建立合作機會,使參與者能夠更有效地成為供應鏈中的一環,進而強化產學連結,凝聚共識,相信,透過產官學研各界齊心協力,必能在國際市場上開創新局。
國立中正大學前瞻中心與工商時報及成功大學智慧半導體及永續製造學院攜手合作共同舉辦「2024前瞻中心業界諮詢委員會」活動,副校長詹盛如、姚賀騰主任等與會貴賓合影。(圖/記者黃音文攝)
中正大學副校長詹盛如致詞時表示,當前全球製造業正邁向智慧化與低碳化的新紀元,臺灣機械業亦面臨重大轉型契機。根據最新調查報告顯示,2022年我國機械產業產值已達1.45兆元,其中七成為出口。這不僅展現了臺灣機械業的堅實基礎,更凸顯我們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關鍵地位。然而,面對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產業升級刻不容緩,加上人才斷層的挑戰,皆需要我們未雨綢繆,積極創新。
國立中正大學副校長詹盛如致詞。(圖/記者黃音文攝)
值得關注的是,半導體產業的蓬勃發展為機械業提供了重要的成長動能。臺灣作為全球半導體製造重鎮,在半導體設備方面仍高度仰賴進口。提升國產設備的技術水準,提高市場占有率,是我們必須努力的重要方向。這也是本次特別邀請半導體產業先進共同參與討論的主要原因。
國立中正大學前瞻中心主任姚賀騰教授(左1)希望藉此能深入探討智慧機械技術在半導體產業的應用潛力。(圖/記者黃音文攝)
副校長詹盛如指出,展望未來,我們認為要繼續提升產值及附加,仍有幾個關鍵方向需要我們共同努力:首先是加速數位轉型和智慧製造的布局。我們必須善用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興技術,提升產品的智慧化程度,為客戶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
「2024國立中正大學前瞻中心業界諮詢委員會」活動簡報。(圖/記者黃音文攝)
其次是推動綠色轉型。因應全球淨零排放趨勢,發展節能減碳的綠色機械,不僅是環保議題,更是提升產業競爭力的關鍵。
第三是強化人才培育。面對少子化的挑戰,我們必須更積極培育跨域人才,同時運用數位工具提升人均產值。
第四是深化產學研合作。中正前瞻中心長期致力於中南部智慧製造創新,在精密製造技術的研發上累積豐碩成果。我們期待透過更緊密的產學研合作,加速技術創新和產業化的進程。
此次活動以「智慧製造與半導體工業結合」為主軸進行討論,探究探討智慧製造技術導入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契機,為參與者提供投資機會,促進產業發展。建立合作機會,使參與者能夠更有效地成為供應鏈中的一環,進而強化產學連結,凝聚共識,相信,透過產官學研各界齊心協力,必能在國際市場上開創新局。
- 記者:三星傳媒
- 更多財經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