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雷射後眩光仍存在?專業醫師解析網路流傳 10 個術後常見疑慮

想要擺脫眼鏡束縛,自由自在的參與各項活動,使得近視雷射成為網路討論聲量最高的議題。然而,不少網友分享術後的各項後遺症,也不免讓許多對近視雷射抱持高度興趣的網友望而卻步。因此,本文收集網友最想知道的近視雷射 10 大常見迷思,請醫師一一來解答!
迷思 1 近視雷射後可能發生角膜皺摺或移位,該如何預防?
近視雷射後之所以會產生角膜皺褶與位移的後遺症,與所選擇的雷射術式有很大的關係。濰視眼科主治醫師尤之浩表示,尤其是有掀瓣動作的術式,較容易有此後遺症,如 LASIK 雷射屈光角膜層狀重塑術。
LASIK 是使用飛秒雷射削切角膜瓣,再使用準分子雷射進行度數矯正,之後再將角膜瓣蓋回。雖然術後疼痛感較輕,視力恢復也較快,但放回去的角膜瓣無法緊密癒合,所以要小心碰觸、撞擊、揉眼睛等動作,可能導致角膜瓣位移。
而 SMART transPRK 全智能零接觸近視雷射在這方面就沒有這個疑慮。手術以準分子雷射單一步驟削切角膜上皮,並進行度術矯正,手術不掀瓣,因此無角膜位移的後遺症,吸引許多運動愛好者選擇。
迷思 2. 進行近視雷射時有可能在手術中發生感染嗎?
尤之浩醫師指出,近視雷射造成的感染,在抗生素的幫忙下並不常見,也不能說完全沒有。「手術前後使用抗生素,就是為了預防感染發生,因為環境中的細菌、病毒等無所不在,只要有微細傷口,就容易因接觸造成感染發生。」
像是 LASIK 雷射屈光角膜層狀重塑術有角膜削切、掀辦的動作,使得角膜上皮有傷口;Smile 極微創切口提取微透鏡,則需要在角膜表皮製作 2〜4 毫米的切口,再用鑷子深入將微透鏡拉出以矯正視力,過程中表皮也存有傷口。
他解釋,當角膜表皮有傷口,在使用抗生素眼藥水時,藥水可能從邊緣滲透,無法在角膜表面形成完整保護層,若不幸在傷口癒合期有細菌侵入,就可能因感染影響視力。
而 SMART transPRK 全智能零接觸近視雷射是表層手術,手術全程以儀器自動化進行,不掀角膜瓣、恢復後表層無傷口、手術過程零接觸大幅降低感染機會,術後使用抗生素藥水時,也能讓保護均勻分布眼球,防護更全面。

- 記者:黃慧玫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