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愛長庚達文西手術突破百例 精準微創手術造福中台灣病患

仁愛長庚達文西手術突破百例 精準微創手術造福中台灣病患

【互傳媒/記者 林明佑/台中 報導】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17日舉辦「長庚達文西在中台灣、精準微創在仁愛: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100例記者會」,邀請該院各科部醫療主管與同仁們,共同見證各手術專科醫療團隊,成功完成100例達文西手臂手術之成果。黃挺碩副院長表示,長庚醫院是全台灣達文西手術病例數最多的醫療體系,把專業技術和領先人才從各地導入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讓在地病人不必長途跋涉到醫學中心或跨縣市治療,造福中台灣病患。



仁愛長庚達文西手術突破百例 精準微創手術造福中台灣病患
▲黃挺碩副院長表示,長庚醫院是全台灣達文西手術病例數最多的醫療體系,把專業技術和領先人才從各地導入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造福中台灣病患。


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以6個月時間籌畫及手術室改建,2024年1月底引進「第四代達文西機械手臂系統」,擁有傷口小、出血量少且復原快速的優點,亦可長時間執行複雜及高困難度微創手術,儼然已成為現今微創的手術主流及新利器。該院增添與醫學中心同等級的設備,提供專業醫療服務與醫療品質,嘉惠中台灣地區病人,2024年11月底已成功完成100例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累積至今已執行132例。



記者會中邀請七大專科醫師進行手術案例分享。大腸直腸外科盧建璋教授單孔含達文西手術已累積超過3,000例,如今得益於機械手臂高靈活度的器械優勢,克服狹小空間限制,使用可彎曲器械截斷直腸及精準縫合,降低病人需要永久性人工肛門的比例。耳鼻喉科吳尚衡主任說,頭頸部包含許多重要組織,因手術切除會造成重要組織破壞和功能受損,影響生活品質,達文西手術可大幅減少組織破壞。一般外科巫奕儒主任專精無疤甲狀腺手術,雖比傳統手術多花1至2小時,但不會在頸部留疤,術中以神經探測器精準找出支配聲帶的神經位置,將誤傷率從原本20%降至2%,不再煩惱術後「燒聲」。


胸腔外科廖啓耀醫師表示,與傳統開放性手術或胸腔鏡輔助手術相比,達文西機器人手術能在狹窄區域內進行靈活操作,更適合處理精細度要求極高的複雜胸腔病症。乳房外科何蕙余醫師指出,達文西手術可讓開刀切口大大縮小,能遠離乳房切口(如:腋窩或胸罩的沿線),較能保留乳頭和乳暈,深入人手難以觸及的狹小空間進行細微手術,克服傳統術式與一般內視鏡手術的技術侷限,能更精準切除乳房組織,同時完成乳房重建手術。


泌尿科黃靖崴醫師說,達文西的3D視野可放大5-10倍不等,以攝護腺癌根除手術為例,於骨盆腔最低點,猶如於20公分深、直徑約10公分圓形的漏斗中,切除攝護腺並縫合直徑僅1公分尿道,完成組織分離及精準縫合的精緻動作,這是傳統手術無法達到的。婦產科林玉珊醫師表示,傳統開腹手術通常需要較大切口,可能導致術後疼痛增加、感染風險提高以及更長恢復時間。而達文西手術透過僅數毫米小切口進行,特別是在狹小或複雜區域,提供手術細微切割、剝離、止血與縫合等動作,克服傳統術式與一般內視鏡手術的技術侷限。


健保署繼2023年3月1日起增加17項達文西機械手臂輔助手術納入健保給付,2024年9月1日起再實施46項健保給付手術,粗估最高可省10萬元以上,如胃部全切除、膀胱癌切除加上切除淋巴術,這代表民眾在未來醫療上會有更好的照顧跟選擇,並降低經濟壓力。


龔嘉德院長表示,仁愛醫療財團法人與長庚醫療財團法人自從2021年8月攜手展開全面性醫療合作,提高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在診療、教學、研究和經營管理績效,積極充實各項軟硬體設備,2024年初特別增添引進第四代達文西機械手臂系統,並且成立微創暨達文西手術中心,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與品質,致力守護中台灣地區民眾鄉親的健康。



<仁愛長庚達文西手術突破百例 精準微創手術造福中台灣病患> 這篇文章最早發布於《互傳媒》新聞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