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青農大使大馬交流 分享稻米農作經驗

2024農業青年大使赴大馬以農會友,促進雙邊交流,大馬農民讚許台灣高度成熟與完善的農業技術,也複製台灣觀光工廠概念,提供遊客認識稻米等農作生產過程。

今年共有24名優秀農業青年大使分赴馬來西亞與泰國交流,其中有部分青年大使在大馬與適耕莊農民、當地學術等有關單位交換彼此經驗。

農業青年大使團昨天參訪位於雪蘭莪州北部適耕莊(Sekinchan)人民碾米廠,碾米廠業者表示,大馬最大稻米產區位於北馬吉打州,但如以每公頃產量計算,適耕莊位居全馬首位,最重要關鍵要歸功於高度自動化的農耕技術。

昔日曾赴台灣學習農業技術並返國開設碾米廠的業者林卯順表示,他除進行大面積種植水稻與碾米作業,也把「台灣觀光工廠的概念複製過來」,讓更多民眾認識稻米生產過程。

從事冷凍水產兼農業青年大使學員長張書寧受訪說,她感謝農業部與外交部提供機會讓青農造訪大馬,提高自身競爭力,促進台馬交流。

對於赴適耕莊交流,她指出,農業青年大使們與在地農夫在稻米議題交流熱絡,機會難得,大家都努力為這片土地默默耕耘,透過參訪瞭解大馬農業技術,未來可以帶回台灣運用,把自身想法與對方分享,期待擦出不同火花。

從事醬油釀造的農業青年大使簡志斌告訴中央社,他除種植大豆、小麥、水稻,也從事醬油發酵與加工,這次赴大馬目的在於了解大馬是否有農友種植大豆、雜糧,目前發現適耕莊是以種植水稻為主。

簡志斌指出,他與大馬醬油廠商有技術上交流,協助在地業者解決醬油發酵與製程困難,農產品需經加工處理,才有高附加價值,盼持續把台灣加工食品或發酵食物在馬來西亞發揚光大。

昨天交流會台灣分享農業方面專業知識,諸如從生產面積、單位公頃稻米產量、米種、農業法令與市場消費習慣等,凸顯「以農會友」重要價值。

「農業青年大使新南向交流計畫」由外交部及農業部自2017年起共同辦理,迄今已安排114名具農業背景的台灣青年,赴菲律賓、印尼、越南、馬來西亞、泰國及印度6國實地研習交流。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人氣國際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