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會議長:戒嚴事件並非憲法問題 是尹錫悅誤判

韓國國會議長禹元植今天在外媒記者會上表示,「12.3緊急戒嚴事件」發生,並非韓國憲法有所不足,而是源於宣布戒嚴的總統尹錫悅個人誤判,批評尹錫悅從未真正與國會溝通。

禹元植今天在國會園區內舉行外媒記者會,說明近期國內政局變化及未來應對規劃,媒體提到關於尹錫悅主張宣布緊急戒嚴是為對付巨大在野黨的「不可避免的選擇」,禹元植並不贊同,「並沒有多少人民贊成(這種說法)。」

對於這次戒嚴事件是否顯示修憲的必要性,禹元植強調,這次事件並非憲法有所不足導致,而是尹錫悅總統權限,未好好考慮憲法及法律規定的誤判。

禹元植說,政治一定會有反對勢力,但在他看來,尹錫悅從未真正試圖去說服反對勢力,「新一屆國會上任後,尹總統一次也沒來過國會」,對於國會提出的質疑也從未正面答覆,「可以說是完全不與國會溝通」。

但禹元植也坦言,雖然這次事件與憲法無關,但目前憲法中關於宣布戒嚴的法規,已經是45年前剛民主化時訂定,並未與時俱進,確實有修憲必要。他指出,目前的憲法給予的權限太過於集中在總統手上,應該加以分散,並強化國會的權限。

被問及尹錫悅上任後24次行使「再議要求權」否決國會通過議案時,禹元植說明,尹錫悅否決議案共分兩種類型,一種是針對政策的否決,一種是針對他周遭親友相關特檢的否決,「我敢說過去從來沒有總統會否決針對他本人,或是家人、親信的特檢法」。

他也對今天代理總統韓((直心)洙在臨時國務會議中否決6項法案表達遺憾,「我已經跟代理總統說過,無論是否否決,都希望能有充分討論的時間」,禹元植說,目前還不能確定政府與國會能否就這6案保有充分討論。

對於戒嚴事件對韓國帶來的政局動盪風險,禹元植再三指出,這次事件反而凸顯韓國民主的恢復能力與克服危機的能力;為了盡快讓國政回到正軌上,國會接下來有3大重要工作執行。

首先是為處理尹錫悅彈劾案的3名大法官任命問題,禹元植認為在國會推薦人選的任命問題上「沒有理由產生爭議」,國會會盡力促成彈劾案審理順利進行。其次是為了盡快穩定國政與民生,組成串聯國會與政府密切合作的國政協議體,他說,「民主不在於誰掌權,而是體現在人民的生活中」。

最後則是力求盡快恢復韓國在國際社會上的聲譽,將透過強化國會外交來達成,著重說明韓國目前的情況,消除國際社會不必要的擔憂,力求在國際政權的轉換期間,避免外交空白。他說明,除了致函向所有邦交國說明現況,接下來規劃強化由議長及副議長邀請各國來訪交流,並由朝野議員共同組成5到6個外交代表團,派遣至美國、日本、中國、歐盟等主要國家交流。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人氣國際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