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前 川普盤算大協商

全球兩大經濟體在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後,正式進入第2輪硬仗。川普暫未對中國祭出高關稅,也對TikTok釋出短期善意,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預料以擴大生產出口、人民幣貶值等手段因應,預料雙方仍將進入協商。

美國前總統拜登(Joe Biden)卸任前指中國永遠無法在經濟、科技競爭超越美國,並快速提出限制人工智慧晶片出口分級,中、俄車用軟體等禁令,試圖為卸任後的美中經濟競爭設下美方護欄。

由於禁令需要諮詢期,川普(Donald Trump)入主白宮可依新國安與經貿團隊的政策,重新規劃對中戰略,一場硬戰後,關稅壁壘與相關貨幣匯率、公債變動與兩國生產力、科技發展等,仍是美中貿易戰核心焦點,台灣與亞太國家也受影響。

美國政權於2025年和平移轉,經濟趨向穩定,去年12月新增非農就業人數與失業率都較預期表現佳。但預期川普對全球發起關稅戰,美國通膨隱隱再起,去年1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2.9%,較11月的2.7%略增,連續3個月增加。

在房地產地方債務陰影下,中國全力投入製造業拉抬成長,在現有關稅挑戰下,2024年創紀錄近兆美元貿易順差,全球都感到壓力。北京因應更高關稅的手段包括,降低幣值、提高產能與出口、製造基地移轉及提出相應高進口關稅。

拜登政府延續川普上一任對中關稅,美中貿易逆差額已見減少,2023年為7734億美元,較2022年減少約20%,相同趨勢延續至2024年中,川普提出更高關稅效應催化,業者開始增加中國出貨,期間墨西哥已成為美國最大進口國,美中對峙形勢更顯複雜。

過去幾年美國貿易逆差額持續增加,川普首任關稅政策已改變全球供應鏈,美國面臨的挑戰藏在細節裡,這是川普2.0將關稅砲口對準鄰國墨西哥與加拿大的主因。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報導,中國的貿易順差有1/3來自美國。美國的貿易逆差有1/3來自中國。顯示美國欲減少赤字,當中2/3得瞄準其他國家,僅針對中國未必有效;中國欲維繫當前順差水準,當中2/3也需放眼美國之外的市場,雙方面臨的挑戰未必全然掛鉤。

不過,中國議題僅是川普擘劃美國經濟與軍事政策的一部分,他有更大的藍圖。

麥金里(William McKinley)是1897年上任的第25位美國總統,任內美西戰爭獲勝,領土與勢力範圍擴張至夏威夷、關島、波多黎各與菲律賓;麥金里對歐洲輸美貨品大幅提高關稅,期間美國工業化快速進展,取代歐陸成為強權。

川普是麥金里的領土擴張與高關稅政策信徒,如何控制格陵蘭與巴拿馬運河成為焦點。

財經內閣中,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主席米蘭(Stephen Miran)也是高關稅倡議者,候任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與財政部長班森特(Scott Bessent)深知關稅僅是談判籌碼,川普未在上任首日宣布大幅提高關稅,未來將視雙方互動,決定如何拿捏對中國關稅手段。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人氣國際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