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展開全球稅收協定談判 美國宣布退出

聯合國成員國今天就一項全球稅收協定展開談判,旨在打擊富人與企業的逃稅行為,然而美國隨即宣布退出談判。

聯合國相關協商委員會主席、埃及官員尤塞夫(Ramy Youssef)表示:「我們的任務很明確,我們必須制定一個框架公約,重新定義國際稅收體系的公平性、透明度與平等。」這個委員會預計將運作至2027年。

目前,國際稅賦議題大致上由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富裕成員國決定。

法新社報導,開發中國家也正在推動更大規模的國際金融體系改革,並批評自己被排除在決策過程之外。

在非洲國家施壓下,聯合國大會於2023年著手研擬新的框架稅收公約。

經過一年討論,聯合國於2024年底通過未來協定的正式指導原則,但當時包括美國拜登政府在內的數個國家都投票反對內容中所謂的「職權範圍」(terms of reference)。

指導原則中概述「對跨國企業公平徵稅」和「解決高淨值人士的逃稅和避稅問題」。

根據非政府組織「租稅正義聯盟」(Tax Justice Network)說法,各國政府每年因避稅天堂總計損失約4920億美元稅收。

租稅正義聯盟指出,這些損失中有近半數(即43%)是由8個國家的稅賦政策造成,分別是澳洲、加拿大、以色列、日本、紐西蘭、韓國、英國和美國,而這些國家都投票反對上述的「職權範圍」。

這樣的分歧立即影響委員會本週的首次談判,委員會首先要決定談判程序是要採多數決或共識決;若採共識決,則等同賦予每個成員國實質否決權。

歐洲聯盟(EU)代表今天主張應採共識決,否則歐盟27個成員國可能不會參加未來的協定。

另一方面,美國則宣布退出談判進程,美方代表說,這份協定的目標「不符美國的優先要務」,並「令人無法接受地妨礙各國制定符合其公民、企業和勞工利益的稅收政策的能力」。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人氣國際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