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歐洲關係遇冷 中國似藉機填補空位
美國副總統范斯在慕尼黑安全會議發表演說時,批評歐盟近年來限制言論自由,令部分歐洲國家不滿。相較之下,中國外長王毅則稱歐洲是中國的夥伴而非對手。外界觀察,在美國逐漸孤立的同時,北京似乎藉機填補美國撤出後的空位。
德國之聲報導,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的發言惹惱了許多在場的歐洲政要,德國國防部長佩斯托瑞斯(Boris Pistorius)直言范斯的言論「令人無法接受」。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演講中則暗示「歐美數十年來的關係正在結束」。
相較於美國的咄咄逼人,中國外長王毅在演講中表示,中國將歐洲視作夥伴而非對手,還強調願意在烏克蘭與俄羅斯的和平談判中發揮「建設性作用」。和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的雙邊會晤中,王毅也強調中國願意深化與德國的全方位合作關係,並呼籲中國和歐盟加強「優勢互補,深化務實合作」,堅持自由貿易,實踐多邊主義。
外界觀察,在美國走向孤立主義的同時,中國不斷地對歐洲釋放善意,北京是否會填補美國撤出國際舞台後導致的權力真空。
報導引述美國政治學者艾利森(Graham Allison)分析,作為一個正在崛起的大國,中國無疑會「竭盡全力」取代美國的既往角色,「如果美國退出一個又一個貿易協定,那麼像中國這樣希望藉由貿易來實現經濟成長的國家就會去填補這一空缺。」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任後就立刻宣布退出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組織,艾利森稱這是北京的好機會。
北京全球化智庫理事長、經濟學者王輝耀在報導中表示,包含發動新一輪全球貿易戰在內的美國單邊主義、孤立主義行動,短期看可能確實對美國有利,但「長期來看可能會促使全球更多的國家,包含歐洲國家,和中國做更多的生意,所以反而可能對美國不利、中國有利。」
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姚洋認為,如果歐洲在當前國際形勢重新洗牌的格局下想和中國實現更加緊密的關係,就需要奉行真正獨立自主的對中國政策。
他以「美國優先」為例,認為歐洲的政治也應更多從自身利益角度出發,「歐洲應該在國防、安全、外交政策方面更側重於自身的真正利益,其實歐洲和中國是有著巨大的合作空間的。」
在這次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俄烏戰爭是焦點議題。王毅在會中重申作為利益直接攸關方的歐洲,應該在「俄烏衝突」問題上為促成和平發揮更大作用。據日前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已提議舉行美俄峰會,以推動結束戰爭。
艾利森分析,中國正努力展現和平締造者形象,即「不支持戰爭、希望參與止戰進程」;姚洋則說,作為和俄羅斯以及烏克蘭都有大量貿易往來的大國,早日結束戰爭也是中國自身經濟利益所在。
德國之聲報導,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的發言惹惱了許多在場的歐洲政要,德國國防部長佩斯托瑞斯(Boris Pistorius)直言范斯的言論「令人無法接受」。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演講中則暗示「歐美數十年來的關係正在結束」。
相較於美國的咄咄逼人,中國外長王毅在演講中表示,中國將歐洲視作夥伴而非對手,還強調願意在烏克蘭與俄羅斯的和平談判中發揮「建設性作用」。和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的雙邊會晤中,王毅也強調中國願意深化與德國的全方位合作關係,並呼籲中國和歐盟加強「優勢互補,深化務實合作」,堅持自由貿易,實踐多邊主義。
外界觀察,在美國走向孤立主義的同時,中國不斷地對歐洲釋放善意,北京是否會填補美國撤出國際舞台後導致的權力真空。
報導引述美國政治學者艾利森(Graham Allison)分析,作為一個正在崛起的大國,中國無疑會「竭盡全力」取代美國的既往角色,「如果美國退出一個又一個貿易協定,那麼像中國這樣希望藉由貿易來實現經濟成長的國家就會去填補這一空缺。」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任後就立刻宣布退出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組織,艾利森稱這是北京的好機會。
北京全球化智庫理事長、經濟學者王輝耀在報導中表示,包含發動新一輪全球貿易戰在內的美國單邊主義、孤立主義行動,短期看可能確實對美國有利,但「長期來看可能會促使全球更多的國家,包含歐洲國家,和中國做更多的生意,所以反而可能對美國不利、中國有利。」
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姚洋認為,如果歐洲在當前國際形勢重新洗牌的格局下想和中國實現更加緊密的關係,就需要奉行真正獨立自主的對中國政策。
他以「美國優先」為例,認為歐洲的政治也應更多從自身利益角度出發,「歐洲應該在國防、安全、外交政策方面更側重於自身的真正利益,其實歐洲和中國是有著巨大的合作空間的。」
在這次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俄烏戰爭是焦點議題。王毅在會中重申作為利益直接攸關方的歐洲,應該在「俄烏衝突」問題上為促成和平發揮更大作用。據日前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已提議舉行美俄峰會,以推動結束戰爭。
艾利森分析,中國正努力展現和平締造者形象,即「不支持戰爭、希望參與止戰進程」;姚洋則說,作為和俄羅斯以及烏克蘭都有大量貿易往來的大國,早日結束戰爭也是中國自身經濟利益所在。
- 記者:中央社記者吳柏緯台北17日電
- 更多國際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