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早:北京以高薪吸引中國研究員離美返中
香港南華早報今天報導,中國正啟動專門招聘方案,以高薪待遇吸引在美國工作但在中國出生的研究員離美並回到中國。
南華早報在報導中引述消息指出,這項招聘方案是針對有意離美並在中國出生的研究員,且是在川普政府大幅削減研究經費和美國學術自由度下降的背景下提出的。
報導引述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北京資深地質學家說,方案之一提供了「非常有吸引力」的博士後職位,目的是吸引那些因美國經濟和政治挑戰而考慮返回中國的研究人員。
他說,「我聽說有人出價高達每年10萬美元,為期3年。」據指出,這個水準至少是中國或美國博士後研究員平均薪資的兩倍,基本上與助理教授的薪酬相當。
另一名在美國工作了數十年、不願透露姓名的著名華裔生物學家說,許多人都在「採取行動」(making moves),但在最終作出決定之前,不太可能公開此事。
報導表示,自從川普1月重返白宮後,在美國的中國科學家發現自己面臨兩方面的壓力,一是美國大學和機構的研究經費持續受到威脅,促使許多人考慮換工作、搬遷或完全離開學術界,就像他們在美國出生的同齡人一樣。
二是川普在第一任期內推出的「中國行動計畫」(China Initiative)從未完全結束,美籍華人科學家繼續因先前與中國機構的合作而面臨審查,導致科學界普遍存在恐懼和焦慮。
2018年底,美國政府提出了「中國行動計畫」,目的是打擊中國間諜活動,以保護美國技術不被中國盜竊。
南華早報在報導中引述消息指出,這項招聘方案是針對有意離美並在中國出生的研究員,且是在川普政府大幅削減研究經費和美國學術自由度下降的背景下提出的。
報導引述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北京資深地質學家說,方案之一提供了「非常有吸引力」的博士後職位,目的是吸引那些因美國經濟和政治挑戰而考慮返回中國的研究人員。
他說,「我聽說有人出價高達每年10萬美元,為期3年。」據指出,這個水準至少是中國或美國博士後研究員平均薪資的兩倍,基本上與助理教授的薪酬相當。
另一名在美國工作了數十年、不願透露姓名的著名華裔生物學家說,許多人都在「採取行動」(making moves),但在最終作出決定之前,不太可能公開此事。
報導表示,自從川普1月重返白宮後,在美國的中國科學家發現自己面臨兩方面的壓力,一是美國大學和機構的研究經費持續受到威脅,促使許多人考慮換工作、搬遷或完全離開學術界,就像他們在美國出生的同齡人一樣。
二是川普在第一任期內推出的「中國行動計畫」(China Initiative)從未完全結束,美籍華人科學家繼續因先前與中國機構的合作而面臨審查,導致科學界普遍存在恐懼和焦慮。
2018年底,美國政府提出了「中國行動計畫」,目的是打擊中國間諜活動,以保護美國技術不被中國盜竊。
- 記者: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15日電
- 更多國際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