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齡駕駛事故頻傳 換證檢查合格率高疑流於形式

新北市三峽區昨天發生78歲駕駛高速衝撞,造成3死12傷的重大車禍。無獨有偶,日本福岡縣19日也發生74歲女性駕車衝進小學生隊伍的事故。更不幸的是,台灣旅客去年在日本奈良被高齡駕駛撞死,一連串事件引發高齡駕駛疑慮。

日本19日的事發地點為福岡縣筑紫野市的一處十字路口,該地鄰近平交道且容易發生交通壅塞。74歲女駕駛供稱,當時過了平交道之後想要左轉,但是不慎撞上店鋪後翻覆,還波及一旁放學途中的小學生。4名受傷男童中有1人腿部骨折、3人輕傷,女駕駛則是肋骨骨折,警方正以過失駕駛傷害罪的嫌疑展開調查。

這起事故原因或許有地形因素,但日本近年來頻頻發生高齡駕駛釀成的車禍意外,常見原因是「誤把油門當煞車」,令人憂心他們上路會危害用路人安全。

去年2月,在日本奈良市知名觀光景點東大寺前,就有79歲土產店老闆池永明誤將油門當成煞車,汽車暴衝撞傷兩名行人,其中一人是62歲吳姓台灣男子,吳姓男子送醫後宣告不治。

另一起知名事故則是發生在2019年4月19日的「池袋暴走事故」,時年87歲的飯塚幸三開車行經東京豐島區東池袋時,車輛失控撞上騎自行車的男性與一對母女,造成當年31歲的松永真菜與她3歲女兒松永莉子死亡。

檢方主張飯塚誤把油門當煞車,飯塚則認為是車輛異常導致失控,他最終因過失駕駛致死罪被判處5年有期徒刑,去年老死獄中。這起事故引發日本大眾關注高齡駕駛問題,使得2019年當年主動撤銷駕照的人數創下新高,其中又以老年人為主,造成極大的社會影響。

日本雖然沒有明文規定駕駛的最高年齡限制,但是70歲以上駕駛更新駕照前,需要先接受講習。2009年修法,要求75歲以上高齡駕駛必須先通過「認知機能檢查」,才能申請換發駕照。2017年再次強化制度,如果在檢查中被認為「可能患有認知症(失智)」,需要接受醫師專業診斷,一但確診會被吊銷駕照。

75歲以上駕駛在違反特定交通規則,像是闖紅燈時,也會被臨時要求接受「認知機能檢查」,確診後同樣會被吊銷駕照。

不過,朝日新聞報導,根據警察廳去年統計,自從「認知機能檢查」制度實施以來,各年度的合格率介於96.3%至98.7%之間,平均合格率高達97.6%,不合格的人數極少。

杏林大學名譽教授古賀良彥指出,駕駛汽車是一項「需要動用大腦多項功能的高階行為」。除了記憶力之外,還要有掌握人與車之間距離的視覺空間能力,以及注意力和判斷力,但這些能力都會隨著年齡增長而下降。假設合格率過高,「會讓檢查流於形式,失去原有意義」。

此外,警察廳從2022年的5月13日起新增規定,75歲以上且在3年內有過特定違規紀錄(闖紅燈、違規變換車道、超速、十字路口違規轉彎、妨礙行人穿越馬路、駕駛時使用手機等)的駕駛人,在更新駕照前必須先接受實地駕駛技能檢查。雖然允許重複考試,但在換證期限之前如果沒有通過測驗,就無法辦理駕照更新。

技能測驗總分100分,會依據違規程度進行扣分,持第一類駕照需要有70分以上,第二類駕照則要有80分。

不過,日本全國範圍的技能測驗合格率約有9成,沒辦法更新駕照的人僅約1成。而在75歲以上的高齡者當中,主動撤銷駕照的比例僅約5%,顯示日本的高齡駕駛大多數仍在繼續開車。

然而,在許多沒有公共交通工具可利用的地區,汽車可能是唯一代步工具,若以高齡為由,強制吊銷執照並非可行辦法,還需要進一步思考與規劃相關對策。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人氣國際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