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米爾襲擊釀26死「印巴關係緊張」 莫迪政府中止水資源條約

喀什米爾襲擊釀26死「印巴關係緊張」 莫迪政府中止水資源條約
印度。(示意圖/pixabay)

[周刊王CTWANT] 印度控制的喀什米爾地區帕哈甘(Pahalgam)於22日發生的恐怖攻擊事件,造成至少26人死亡,印度隨即指控巴基斯坦犯案,同時中止了1960年《印度河水條約》(Indus Waters Treaty),使原本與政治衝突隔離的水資源問題正式捲入兩國間持續升高的對立之中。印度外交部長米斯里(Vikram Misri)宣布,中止條約直到巴基斯坦「可信且不可逆轉地放棄跨境恐怖主義」。

綜合外媒報導指出,這份條約起初是由世界銀行(World Bank)主導、歷經長達八年的談判,最終將印度河流域劃分為東西兩部分,東支流包括拉維河(Ravi)、比亞斯河(Beas)及蘇特萊季河(Sutlej)交由印度控制,西支流則如印度河主幹道(Indus main stem)、傑赫勒姆河(Jhelum)與切納布河(Chenab)由巴基斯坦主要使用。條約成功地將水資源管理去政治化,成為少數印巴合作典範之一。

但近年來,印度在西支流興建水力發電廠,印度與巴基斯坦國分歧不斷升溫。巴基斯坦指控印度違反條約,阻撓其興建工程;而印度則指責巴基斯坦無理杯葛。自2023年起,雙方就修改條約展開談判但無結果,導致此次正式中止的決定。

印度此次行動,恐對巴基斯坦農業造成直接影響,尤其在灌溉需求高峰期。短期內,印度可能排放西支流水庫沉積物並提前重填水庫,從而在播種季節抽走下游所需水源。長遠來看,印度也可能無視條約限制,在西支流興建更多大型基礎設施,進一步削減巴基斯坦水資源。

印度內政部長沙阿(Amit Shah)與水資源部長帕提爾(CR Patil)已於官邸召開會議,強調將確保「連一滴水」也不流向巴基斯坦。帕提爾強調,中止條約的決定符合國家利益,並透露短期內將優先啟動清除現有水壩淤泥、增加蓄水量等措施,以降低巴基斯坦水流。

巴基斯坦對此反應激烈,巴基斯坦外交部發言人汗(Shafqat Ali Khan)在記者會上警告,任何阻止或轉移屬於巴基斯坦的水流都將被視為「戰爭行為」,並將動用「完整國家力量」回應。巴基斯坦方面宣布報復措施,包括關閉瓦加邊境口岸(Wagah border crossing)、暫停南亞區域合作聯盟(SAARC)簽證豁免、驅逐印度武官並要求縮減駐巴外交人員至30人,同時禁止印度航班使用巴基斯坦領空並全面中止雙邊貿易。

報導中提到,這場危機使人聯想到2019年印巴空襲對抗時的局勢,當年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下令空襲巴基斯坦,隨後巴基斯坦也對印度控制的喀什米爾地區進行回擊。儘管當年美國、沙烏地阿拉伯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介入降溫,目前情勢下,美國可能保持低調,而中國及其他區域強權可能再次出面調停。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人氣國際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