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漁民化身民兵與共軍操演 日智庫籲應對防備

日本智庫「國家基本問題研究所」(簡稱國基研)研究員昨天分析共軍東部戰區4月初實施軍事演習的結果指出,中國漁民可能化為海上民兵配合共軍一同行動,日本政府有必要做好應對的準備。

共軍東部戰區4月1日宣布在台灣周邊展開聯合演訓,2日在台灣海峽中部、南部相關海域組織「海峽雷霆-2025A」演練。

日本產經新聞報導,國基研的研究員中川真紀利用衛星圖等解說共軍演習的實際情形與意圖指出,有別於共軍去年2度實施的「聯合利劍-2024A、B」軍演,4月初共軍的軍演有漁民化身海上民兵參與,海上封鎖的對象不僅是港灣,甚至擴大至海上航道。

中川分析,「中國的海上民兵已達可參與聯合演習的地步,與共軍合作已深化」。

她進一步說明,這次首度發現共軍實施多管火箭炮實射訓練,模擬攻擊台灣的天然氣(LNG)接收站。共軍模擬攻擊能源設備目的在於引發台灣人民生活混亂,藉以恐嚇。

中川還介紹今年1月以後共軍的無人機在台灣周邊的飛行狀況。她強調,「有必要儘速做好想定共軍無人機飛來,或是多數海上民兵登陸尖閣諸島(釣魚台列嶼)的準備」。

為因應「台灣有事」(兩岸衝突),日本執政黨自民黨外交部會「台灣政策檢討專案小組」(台灣PT)24日開會討論,邀請日本智庫「佳能全球戰略研究所」(CIGS)主任研究員(峰)村健司分析。

(峰)村指出,「做好因應共軍尚未達武攻程度的灰色事態的準備相當重要」。他強調,「中國正在研究日本的事態認定,思考該如何做才能讓日本無法出手,有必要研擬以智取勝的對策」。他認為,日本政府須整理出萬一陷入「灰色事態」時,各省廳(部會)應如何分工合作。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人氣國際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