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擊斷骨全都有!被俘一年受虐身亡「身體多處酷刑痕跡」 《衛報》曝光烏克蘭女記者悲慘遭遇

電擊斷骨全都有!被俘一年受虐身亡「身體多處酷刑痕跡」 《衛報》曝光烏克蘭女記者悲慘遭遇
捷克布拉格,「同一個世界」人權電影節3月12日開幕,席間頒發「Homo Homini」人權獎給已故的烏克蘭記者羅什奇娜。(圖/達志/美聯社)

[周刊王CTWANT] 2023年夏天,年僅27歲的烏克蘭記者羅什奇娜(Viktoriia Roshchyna)在札波羅熱(Zaporizhzhia)核電站附近被俄羅斯軍隊捕,在被俘虜一年後,羅什奇娜傳出身亡消息。而她的遺體在2024年2月14日透過屍體交換程序返還烏克蘭,但烏克蘭官方是花了數周的時間才確認羅什奇娜的身分,因為她的遺體充滿許多酷刑痕跡,包括電擊灼傷、骨折、剃光頭髮與頸部舌骨斷裂,而部分器官,如大腦、眼睛與喉部也出現缺失的情況。

根據《衛報》報導指出,羅什奇娜是少數願意突破戰線深入俄控區報導的烏克蘭記者之一,她曾四度前往戰區採訪,揭露俄羅斯軍隊的暴行,包括針對核電廠工人的威脅與年輕反抗者遭槍擊事件。羅什奇娜身亡的消息傳出後,引發國際媒體與司法機構的高度關注,烏克蘭當局已就此展開戰爭罪行調查,將責任對象鎖定於俄羅斯聯邦安全局(FSB)相關人員。

2023年7月25日,羅什奇娜自烏克蘭出發,經波蘭、立陶宛與拉脫維亞,最終從盧東卡(Ludonka)邊境進入俄羅斯,並轉往被占地區梅利托波爾(Melitopol),但在此之後不久,羅什奇娜便傳出失聯的消息,

羅什奇娜的父親也在第一時間報警並展開搜尋。根據曾與羅什奇娜同囚的受害者證詞,她在札波羅熱電廠旁的埃內爾霍達爾(Enerhodar)租屋後,於尋找「黑監獄」過程中被捕,遭警方拘禁數日後送往梅利托波爾。

報導中提到,梅利托波爾是FSB審訊與分類拘留者的據點。檢方認為羅什奇娜被送至當地一處俗稱「車庫」的秘密監獄。根據牢友描述,她曾遭電擊、刺傷,全身瘀青,身上可見數道刀疤,其中一道橫越腳跟。她曾向牢友哭訴施暴者殘忍瘋狂,並哀求不要再碰其傷口。

後續羅什奇娜被轉送至俄羅斯邊境城市塔甘羅格(Taganrog)監獄。那裡過去就曾導致15名囚犯死亡,拘禁條件極度惡劣。羅什奇娜在那裡開始拒絕進食,體重驟降至僅30公斤,行動困難。牢友透露,她常蜷縮躲藏,神情驚恐,曾一度因病送往醫院,且始終由六名全副武裝警衛看守。返回牢房時,她仍拒食,監方試圖引誘她進食香蕉與糖果,卻無功而返。

2024年4月,她家人終於收到來自俄羅斯國防部的簡訊,確認她「目前被拘留在俄聯邦境內」。同年8月底,羅什奇娜打給家人的那通四分鐘電話也成為唯一的外界聯繫。羅什奇娜說「他們答應我9月能回家。」、「媽媽,爸爸,我愛你們。」

9月13日,49名戰俘從俄羅斯返回烏克蘭,但羅什奇娜並未隨行。後續有消息指出,羅什奇娜在9月8日已被帶出牢房準備參與交換,但獄警後來冷淡表示「她沒有到,是她自己的錯。」俄方隨後於9月19日通知其父她已身亡。

其遺體難以辨識,身上綁有手寫名字標籤「V.V. Roshchyna」,DNA檢測最終確認身分。然而塔甘羅格監獄多次否認其曾被關押,最近一次回覆甚至稱其「不在資料庫中」。

報導中也提到,羅什奇娜生前曾獲國際婦女媒體基金會(International Women’s Media Foundation)頒發勇氣獎,卻拒絕赴美領獎,僅以訊息致意,強調記者的使命是對抗宣傳、揭露罪行,並表示「我想把這個獎獻給為真相而死的記者。」

這起悲劇事件如今成為「維多莉亞計畫」(Viktoriia Project)調查的一部分,致力揭露俄羅斯在被占地區所實施的系統性酷刑與非法拘禁行為,預計第二階段調查將於週三發布。烏克蘭政府估計已有超過16,000名平民成為類似遭遇的受害者。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人氣國際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