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財長撂狠話!若各國不與美達成貿易協議 關稅將恢復對等水平

[周刊王CTWANT]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於美東時間18日表示,若各國未能在90天緩衝期內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關稅稅率將恢復至「對等」(reciprocal)水平。
貝森特在CNN《傑克·塔珀的國情咨文》(State of the Union with Jake Tapper)節目中強調:「川普總統已明確警告,若談判方缺乏誠意,關稅將回溯至4月2日宣布的水平。」他透露美國目前重點鎖定18個「重要」貿易夥伴進行協議鞏固,但未具體說明稅率恢復「對等」的實施時程。
「對於眾多小型貿易關係,我們可直接設定關稅數值。此外,我預期將達成多項區域性協議,例如中美洲適用同個稅率,非洲區域適用同個稅率等。」貝森特補充道。
川普總統於4月2日宣布一系列「對等」關稅,並將該日稱為「解放日」(Liberation Day)。然後他稍後在美債崩盤的情況下,暫緩了這些關稅措施90天,使稅率降至10%的基準線。
此前,川普16日在阿布達比(Abu Dhabi)的商業圓桌會議上警告:「現有150國希望與美國達成協議,但我們無法同時處理這麼多國家。未來2至3週內,貝森特與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將發出通知函,我們會確保公平,但會明確告知各國在美經商的關稅成本。」
至於川普關稅政策造成的市場震盪與不確定性,貝森特辯稱此為政府的「戰略性模糊」(strategic uncertainty)談判策略:「若過早向對手掀底牌,將在談判中陷入被動。我確信最終結果會讓零售商、美國民眾與勞工三方受益。」
當被問及依賴中國製產品的中小企業受到的衝擊時,貝森特回應:「美國將持續在低關稅水平下,維持這類中小企業所需的中國商品貿易。」然而現實是,因關稅波動導致成本飆升,以及擴張投資計畫的停擺,眾多美國中小企業正面臨生存危機。
企業通常透過調漲商品價格,來轉嫁關稅成本以維持利潤,此作法屢遭川普政府批評。例如零售巨頭沃爾瑪(Walmart)近日預告漲價後,川普17日在其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發文,要求該公司「自行吸收關稅」。而貝森特透露已與沃爾瑪執行長董明倫(Doug McMillon)直接溝通:「沃爾瑪將承擔部分關稅,其餘可能轉嫁消費者。」
與此同時,穆迪評級(Moody’s Ratings)16日將美國債務評級從頂級的AAA下調至Aa1,至此全球3大信用評級機構全數調降了美債的信用評級,包括標普全球(S&P Global)與惠譽(Fitch Ratings)曾分別在2011年與2023年採取類似行動。
對此,貝森特18日則向CNN表示,「我不認同穆迪的降評決定」。此舉可能強化投資者對政府債券風險的疑慮,推高美國公債收益率。作為全球債市基準,美國國債(特別是10年期公債)的波動將連動影響住房抵押貸款利率與國際合約定價。
穆迪則指出,此次調降的主因是美國36兆美元債務持續膨脹,且國會對白宮預算案僵持不下。據負責任聯邦預算委員會(CRFB)的評估,該預算案將使美國未來的10年債務再增3.3兆美元。
延伸閱讀
- 記者:周刊王CTWANT
- 更多國際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