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探討3之2》罷藍青年自主性高 架網站印貼紙出錢出力
青年不需政黨動員,就主動設立罷免連署站、串聯全台罷團!近日全台積極串連大罷免,許多年輕人在全台各地擔任志工,大學內有學生自主舉牌呼籲同學一起連署,網路上只要搜尋「罷免進度」,也會有數個網站統計全台罷免連署蒐集進度,甚至還有人自行募款7天30萬的LED大型廣告宣傳卡車,用來宣傳罷免。
積極宣傳 踴躍幫忙
全台已陷入大罷免浪潮,除了民進黨協助蒐集連署、在假日舉行宣講以外,許多罷團中都有很多年輕人自願參與,他們從擔任連署志工、進行街頭短講、架設全台罷免藍委進度的數據網站,印發貼紙,在罷免團體舉行活動時也都積極到場響應,並貼心的說明與協助民眾填寫連署書。
另外,如導演楊力州等人也協助罷免團體拍攝宣傳與紀錄影片,雖然在路上遇到很多不友善的民眾,甚至出現動手動腳的狀況,但在街頭上還是可以看到許多罷團成員不畏風雨、持續宣傳。
自主募集30萬卡車
還有民眾自製手板、貼紙四處發放,還有導演如陳文斌等人,拍攝宣傳罷免影片的同時還附有新聞稿、照片與行動標語,讓罷免能更順利宣傳。發起罷免國民黨北市立委羅智強的「大安強強滾」團隊,還曾透過募款獲得LED大型廣告宣傳卡車,用來鼓勵民眾罷免羅智強。
羅智強曾質疑罷免要這麼多錢誰出?同時指控民進黨用國家資源餵養「偽公民團體」,但罷團也在卡車放上超大張發票收據回擊,並表示是各行各業共同發起募集,「7天30多萬,通通由我們這群朋友買單」。
公民動員大於政黨
對此,資深媒體人吳崑玉觀察指出,罷團的組織方式很像學校社團,是易經乾卦的那種「見群龍無首,吉」的群龍無首,不是國民黨立委徐巧芯那種無頭蒼蠅式的群蠅無首。最重要的,罷團成員還能做出成績,而且遠勝於傳統的政黨組織,包括藍綠白政黨,那種農會賣水果禮盒式的分配扣打,算很有KPI的運作方式。
吳崑玉認為,這種信任與協作精神,正是整個「公民社會」得以成形的關鍵要素。公民社會的組成方式,不是由上而下的打樁、箍筋、灌漿,而是由下而上的,像樂高積木那樣,一塊一塊堆起來,而且每塊之間還有共同規格凸點與凹點的連結,能夠完成的作品可能遠超偉大建築師們的想像。
- 記者:台灣醒報呂翔禾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