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個商用茶新品種 台茶26號進軍手搖飲攻國際

台灣茶以現沖高品質聞名,茶改場今天推出首個台灣商用茶新品種「台茶26號」,抗逆境、可機械採收、產量高,用量較少即滋味濃郁,可進軍國際市場,7月將先辦商品名命名活動。

繼站穩現沖高級茶葉市場地位後,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召開「台灣第一個商用茶新品種『台茶26號』配合速萃新技術.搶攻國際市場」記者會,宣布進軍手搖飲等商用茶市場,規劃藉此取代部分進口商用茶,並進軍國際市場,一舉擴大整體國產茶品的市場利基。

茶改場長蘇宗振指出,因應氣候變遷,以及年輕族群帶動罐裝飲料、手搖飲市場崛起及壯大,茶改場特別從民國97年起一系列育種試驗程序的品系圃中,選育出最適合製作紅茶及綠茶的5315品系,在今年6月11日正式通過審查,命名為「台茶26號」。

7月15日到26日將在茶改場官網、臉書專頁邀請民眾參與商品名的命名活動,茶改場預計從10個候選商品名中,選出3個最佳候選商品名稱,8月3日場慶活動再舉辦試飲活動,並票選出最終商品名。同時也將著手申請品種權,通過後可開放技轉,進軍市場。

蘇宗振指出,過往茶樹新品種的選育都是強調高香型、具特殊風味,為了進軍商用市場、因應氣候變遷、農業缺工等特性,這次選育出的品種具備抗逆境生長勢強、產量高、茶芽直立可機械採收等特質。

商用茶重視成本管控,蘇宗振說,「台茶26號」單位面積的茶芽密度為品種「青心柑仔」的2倍多,以112年夏、秋、冬季機械採收茶菁量推估,單季平均產量每公頃約3.3公噸。

茶改場發現,化學分析顯示,因為總非游離型兒茶素與總游離型兒茶素比值及咖啡因含量等均較高,因此使用較少的茶葉量,就可沖泡出人體味覺感受同樣濃度的茶湯風味,就商用茶來說,極具潛力,可發揮替代部分商用進口茶葉的目標,甚至搶進國際市場,拓增農民的收益。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