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委會南區青年論壇 聚焦客庄發展挑戰

客家委員會主辦客家青年論壇,盼推動客家公共事務往前走,南區論壇今天在屏東六堆文化園區登場。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古秀妃出席,27名青年提出客庄發展面臨挑戰與建議。

客委會11月30日辦理客家青年北區論壇,今天南區論壇,關注當代客家青年公共參與樣態與面臨挑戰。客委會就2次論壇蒐集意見,將在12月28日客家日作回應並提出具體施政措施。

古秀妃接受媒體聯訪表示,客家日因1988年還我母語運動訂定,距今已35年。上個世代的人打開了過去戒嚴時期封閉的路,客家公共事務隨之開啟。然而每個世代環境、背景、遇到的困難都不同,現在年輕人下個35年是什麼,試以論壇開啟老中青對話可能。

古秀妃說,工業化後許多客庄年輕人移居都市,他們下一代在都市生長,須務實面對不一樣的客庄與現在青年面臨困境。不過現在青年很有理想性、活力,也很有想像與理想,希望透過他們這樣的特質讓客家公共事務再往前走。

北區論壇中青年指出客委會對青年支持部分不夠,古秀妃表示,南區青年也對此有感,會努力推進。南區討論較不同處在於青年對回到客庄參與公共事務,對環境變化與方方面面困難很有感知。客委會支持客庄發展,希望提出具體方法形成後盾。

關於青年返回客庄發展困難,隨著客家太太南漂到內埔的瑞歐顧問有限公司王一帆會中指出,客委會目前補助限定地方協會組織才能申請,但是一般青年要生存、養家,已無餘力參加組織,即便能提出好案子也無法取得補助。此外客庄重視長幼有序,輩分不夠在村莊不夠力,若有政府支持,長輩也會較尊重後輩,青年因為身為客家人可得更多資源,才會更願意回鄉。

高雄客家青年會理事長賴奕守表示,客委會發標案時常是由不懂客家文化的廠商得標,甚至不會說客語;且資源分布在北部與南部、老年與青年之間也失衡。

從苗栗南下參與論壇的耕山農創創辦人邱星崴表示,客庄後花園化,用好山好水服務都市人群,此模式副作用卻未被討論。大賺觀光財同時,也流失以往客庄生活模式,從前孩子玩捉迷藏、講客語的街道,現在是配合觀光客說台語、國語,甚至是英文的老街。賺了錢的居民搬走,繁榮的內灣、南庄老街沒有新生代。

邱星崴表示,客庄需要重新建立支持系統,以政策支持、找回以前最根本的客家夥房生活。地方上有很多可以共生、共存、共榮的方式,比如原民文健站,長輩發揮文化智慧、孩子與長輩互動,由中年輩支持照護;或是伯公照護站與國小共餐結合,讓長輩種菜給孩子吃,考量孩子就不會使用農藥,形成好的循環。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