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少權法修法公聽會 國教盟籲考量本土需求

立法院今天召開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修法系列公聽會,國教行動聯盟表示,修法不能只是迎合國際標準,也應考量台灣本土需求和執行層面,並強化家庭與教育支持。

國教盟今天會後發布新聞稿,理事長王瀚陽指出,近年兒少犯罪率、性病感染率都呈現上升,這次修法開始關注「預防」的觀點,是值得肯定的進步,但在少年犯罪處理與教育管教權限等,仍需更審慎討論。

王瀚陽表示,台灣常常是「修法先行」,資源補充卻嚴重落後,這樣的模式完全無法落實兒少最佳利益。

國教盟指出,本次修法將「父母或監護人」改為「法定代理人」,可能導致家長在法律上失去優先監護權,政府與社福機構的干預權限擴大,對隔代教養、寄養家庭等非典型家庭影響尤甚。

王瀚陽說,家長團體強烈反對刪除「民法」第1085條懲戒權,認為這將變相削弱家長的管教權,進一步加劇家庭教育的困難。

王瀚陽強調,國教盟支持兒少保護,但不能因此忽略家長應合理擁有的教育權責,否則恐導致家長無所適從,甚至影響生育意願。修法應該讓家庭、學校與政府形成合作機制,而非讓家長與教師成為「被監督者」。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