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攜手產業 暢談AI時代的人才、教育與產業變革

因應AI時代影響高等教育、產業及社會發展等議題,逢甲大學於2月16日共善樓落成啟用開幕活動,舉辦「大師論壇:AI時代的人才、教育與產業變革」,邀請國內外AI領域的學術界與產業界的重量級專家-清華大學惠妍講席教授、逢甲大學生日講座教授馬維英教授,台灣密碼學之父、美國國家人工智慧科學院(NAAI)院士張真誠教授,上海同濟大學副校長婁永琪教授,以及華碩電腦營運長暨華碩雲端董事長謝明傑總經理,分享 AI 在人才培育、教育轉型與產業應用方面的前瞻觀點,帶領與會者洞見 AI 驅動的未來,探索高等教育與產業發展的新契機。

由逢甲大學唐國豪副校長擔任引言人依序介紹貴賓背景,接著各專家分享AI於各自領域的見解-馬維英教授詳細說明人工智慧在科學領域的應用及科研前沿,展示AI技術如何推動科學研究的進步。張真誠教授分享學生及產業變革的教育行政細節,並呼應了人工智慧變革對社會的深遠影響,強調教育在應對這些變革中的重要性。婁永琪教授則探討教育人才的培育及行政管理的目的和架構,強調了教育在人才發展中的關鍵角色。謝明傑總經理則解析主流生成式AI與DeepSeek技術的對比,詳細解說AI新技術的差異性,讓參與者對最新的AI技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於講者發表對於AI的見解,進一步,由講者與現場與會參與者交流見解,例如人工智慧對人才培育的衝擊,講者從教育技術及產業的面向進行解惑。

接續,逢甲大學高承恕董事長以婁永琪副校長於上午的逢甲同濟研究中心揭牌儀式揮毫題字「同濟共善 天下大好」為引,其當眾揮毫寫下的此八個大字隱含的意義及文字的溫度,非人工智能可及;如同本次論壇各講者對於AI的見解,共善樓的「共」字為非獨善其身,不是只給少數人,是給更多人,其發展為更多元很豐富。大學的「大」字為心大視野大,感謝各位大師的知識分享,讓我們對於生活變得更豐富及多樣!

本次論壇探討在AI時代,高等教育應如何回應變革,產業如何與學界攜手培養適應未來的AI人才,以及AI將如何影響社會發展,吸引400多位來自校內外的參與者,其中包括150多名各領域的校友及來自教育界、企業界等校外人士,以及250多名來自逢甲大學數個教學和行政單位的教職員和學生積極參與,提供逢甲師生、產業專家及各界人士互相學習和交流的平台,促進學術界與產業界的交流,也為未來的合作與發展奠定了基礎。論壇總結由逢甲大學唐國豪副校長以「由AI切入,育才結束」作為本次活動的結語,為整個論壇畫下完美的句點。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