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男突癱瘓竟罹高惡性度膠質瘤 質子治療救命

40多歲高先生在1個月內突癱瘓到得靠輪椅代步,竟是少見於成人且原發於脊髓的高惡性度膠質瘤,他原本心灰意冷開始交代後事,所幸輾轉到北醫質子中心治療,重新站起來。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在2022年8月正式啟用質子中心,上路近3年來治療案例累積突破500例,今天舉辦記者會,醫療團隊、病友共同見證這項里程碑,並發布新聞稿。

40歲出頭的個案高先生分享自己走過鬼門關經歷,他去年中開始排尿困難,右腳無力抬起,病情急速惡化,短短1個月內,走路會突然軟腳、跌倒,他往返醫院看診、復健還求助坊間國術館,症狀始終未見改善。

經神經影像檢查發現罹患脊髓腫瘤,經切片確認是少見於成人期且原發於脊髓的高惡性度膠質瘤。高先生透露,罹癌後心情一度低落,甚至開始交代妻子銀行密碼等家中大小事,所幸其他醫院醫師轉介他到北醫質子中心治療,如今脊椎的腫瘤逐漸縮小,雙腳功能逐漸恢復,原本須坐輪椅到醫院治療,最近僅須單側柺杖即可行動自如。

北醫附醫小兒腫瘤科主任劉彥麟說明,兒童及年輕人的膠質瘤是源自中樞神經系統(腦或脊髓)膠質細胞的惡性腫瘤,分為高惡性度及低惡性度,而高先生罹患的高惡性度膠質瘤不常見於成年期以及脊髓部位,病程進展快速,治療須結合手術、放療與化療。

北醫質子中心將於6月起結合質子治療與新型腫瘤熱治療,帶動國內粒子治療再進化。

劉彥麟表示,質子治療可調控粒子射線在抵達特定深度後釋放能量,避免穿透及傷害腫瘤周遭的正常組織,搭配北醫新型的「高速筆型射束」與「高解析度電腦斷層輔助定位系統」等先進技術,針對脊髓或腦部等易受傷害的敏感部位,提供更精準且安全的劑量控制,清除腫瘤之餘亦減少許多急慢性副作用,為神經腫瘤與兒童腫瘤治療帶來更多新希望。

北醫質子中心暨放射腫瘤科主任李欣倫指出,質子治療因其高度精準的特色,特別適合治療位於重要器官密集度高的癌別部位,或靠近重要器官、神經、血管等關鍵易受傷害部位的腫瘤,如神經腫瘤、兒童癌症、頭頸癌、靠近心臟的左側乳癌,以及無法手術切除的肝癌、攝護腺癌等。

進一步分析北醫質子中心治療個案癌別,李欣倫表示,分別為頭頸癌、兒童癌症、乳癌、攝護腺癌及肝癌,而以質子為主要根治性治療的鼻咽癌、顱內胚芽瘤、攝護腺癌,病人迄今的2年無病存活率均維持在100%,且副作用發生率甚低,展現出與國際指標機構同步的治療實力。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