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過節! 等家寶寶協會伴育幼院孩子 探索微型藝術的奇幻世界

再過兩天就是一年一度的兒童節,等家寶寶協會2日受寬宏藝術邀請,陪伴協會所服務47間兒少安置機構中的『聖道兒童之家』與『華興育幼院』孩子一同參加『田中達也特展』,陪伴孩子們一睹大師眼中的微型世界,體驗充滿創意的藝文生活,與孩子一起提前過兒童節,留下一個特別的體驗。隨行社工表示:「這樣的活動對於一些在課業表現沒那麼好,但在藝術繪畫上有潛質的孩子,是很棒的體驗,有些孩子還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活動,他們很期待也感到很新奇,看到大師的作品後激發他們也希望自己未來能成為一位優秀的創作者,感謝寬宏藝術與等家寶寶協會的邀請,給孩子們一個愉快的下午。」
談到兒童節,其由來是國際間為了提醒世人落實《兒童權利公約》(以下簡稱CRC),以保障兒童的『生存權』、『受保護權』、『參與權』、『發展權』等四大基本權利,並鼓勵所有國家建立一個專屬兒童的節日,因此有了兒童節的設立。等家寶寶協會長期關注兒少安置議題,與全台半數以上兒少安置機構緊密合作,為失去健全家庭照護的弱勢孩子,攜手守護他們的基本權利。
等家寶寶社福協會執行長王子瑜表示:「根據衛福部近幾年公布的資料顯示,台灣每年平均會有大約2000多位孩子需要被安置,這些孩子多半是來自一些家庭失能不適宜在家庭內教養、身心發展受威脅需緊急安置保護之兒少,被安置在各地的育幼院、少年之家、團體家庭或緊急安置中心等機構,因為有了這些安置機構守護著這些失家孩子們最的基本的生存與受保護的權利,才能讓孩子們在安穩的環境中健康長大。」
【兒少安置機構積極推動表意權讓孩子勇敢發聲與決策】
安置機構除了站在第一線守護育幼院孩子的生存權與受保護權外,為了讓孩子能更健全的成長,許多機構也不遺餘力的為落實CRC的各個面向而努力,透過不同的活動設計,強化孩子們在團體生活中的表意權,透過特定的場域創造讓孩子充分表達意見的機會。
位在嘉義的『修緣育幼院』,已連續兩年專為孩子規劃跨機構參與的「小家分享會」,讓孩子們自己討論、決定並規劃完成整個「小家日」活動;而位在台北市的『台北兒童福利中心育幼家庭』,則因觀察到院內孩子會有羞於團體中表達己見的情形,為提升孩子的自信與能力,因此規劃了每月的「全院會議」,讓孩子們主動拋出議題討論,練習表達意見的能力並學習接納不同聲音的公民素養。以上皆是兒少安置機構以具體行動來支持孩子表意權的展現。
【等家寶寶協會攜手社會力量 守護育幼院孩子基本權利】
等家寶寶協會成立的初衷,乃是透過服務能量協助兒少安置機構媒合所需社會資源,讓機構能更專注於孩子的照護工作,並成為安置機構和孩子們的重要外圍支持者。因此,等家寶寶協會每年都會透過各種專案計畫協助各兒少安置機構落實《兒童權利公約》(CRC)中的基本權利。
例如,協會每年舉辦的「聖誕傳情」活動,透過收集孩子們的聖誕心願卡,傾聽他們的需求與想法,提升孩子的參與感。即將展開的第四屆「圓夢計畫」,則專注於提供才藝學習資源,號召社會大眾與企業共同支持,幫助育幼院的孩子充分發展個性、才智與身心能力,為他們的未來創造更多可能。
兒童節不只是帶給兒童歡樂,更是提醒我們守護孩子應有的權利。對於失去家庭照顧的孩子,安置機構是他們最溫暖的依靠,給予他們安全的成長環境,而社會的每一份關心與支持,都是他們勇敢前行的力量。感謝安置機構長期付出守護孩子們的成長,更感謝企業與社會大眾的愛心,讓孩子有機會接觸更廣闊的世界。等家寶寶協會期盼與大家攜手同行,讓每個孩子都能在愛與希望中成長,擁有屬於自己的美好未來。
- 記者: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403 09:28:34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