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黃喉貂獵帝雉保育員首見 驚喜目擊公鳥示警救美

黃喉貂是雜食性動物,會群體圍獵體型比牠們大的山羌,又稱「羌仔虎」;保育巡查員何昌穎近日目擊黃喉貂試圖追捕帝雉,黃喉貂雖未成功,但是他服務21年首見,覺得非常驚喜。

玉山國家公園生態豐富,除有研究人員去年12月在塔塔加地區首次目擊並記錄野外公、母黃喉貂交配40分鐘,近日還有保育巡查員何昌穎拍到黃喉貂試圖獵捕黑長尾雉(帝雉)過程;他今天表示,在玉山園區服務21年,常見黃喉貂追山羌,近日首次見到追捕帝雉,黃喉貂獵捕帝雉不容易,他目擊此行為覺得又驚又喜。

何昌穎表示,當時在林下漫步見到1公、1母帝雉正在活動,公帝雉突然拉長脖子發出警戒音,似乎他的身後有什麼異樣,他轉頭看,發現一隻戴項圈的黃喉貂從遠處迅速奔跑過來,嚇得公、母帝雉各自逃離,可惜他夾在中間無法兩邊拍,但從聲音可明顯聽到帝雉跳上樹躲避,最後驚恐往山谷逃離,黃喉貂只能無奈乾瞪眼。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表示,黃喉貂如何育幼、何時繁殖、婚配關係等仍充滿謎團,透過多年生態調查及野外工作,知道黃喉貂偏向「雄性結盟」;目前還有進行中「112年至115年玉山國家公園塔塔加地區黃喉貂繁殖育幼監測及親緣分析計畫」,累積黃喉貂生活史資訊。

玉管處表示,研究包含發情、交配及育幼時間、季節及行為模式;了解公貂與母貂於繁殖期及非繁殖期互動模式及群體組成;透過親緣分析及監測資料探討社群結構及配偶制度等,此計畫已拍到台灣首筆黃喉貂交配影像,未來持續進行各項委託、自行研究。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