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府推再生水建設 預計124年每天產出14萬噸

台中市政府積極推動再生水建設,水利局今天表示,預計至124年每天可處理22萬噸污水,產出14萬噸再生水,供應中科園區、台中港工業區與后里等地。

台中市政府積極推動各項再生能源的發展,鼓勵設置風力發電、太陽能光電,及水力發電等設施。水利局長范世億今天在市政會議專案報告台中市再生水推動情形。

為穩定台中市水資源供應,范世億表示,市府積極推動具備水安全、水環境及水文化永續理念的水利建設。預計至116年,污水接管戶數可達35萬戶,預計至124年每天可處理22萬噸污水,產出14萬噸再生水,供應中科園區、台中港工業區與后里等地。

范世億指出,其中水湳水資源中心自去年10月起已開始供水,供應中科台中園區每天1萬噸再生水;福田水資源中心預計明年可每天供水5.8萬噸給台中港工業區使用;豐原水資源中心目前也正籌建中。

面對極端氣候導致旱澇不均的情況,范世億說,台中市政府同時透過再生水供應產業用水,有效提升民生用水的調度彈性。將再生水優先提供給工業使用後,較為乾淨的自來水便可保留給民生用途,讓用水調度更餘裕。

台中市盧秀燕指出,台中市內原本工業用水與民生用水大多來自自來水,甚至部分農業灌溉也會使用到自來水。前幾年台中市就曾因此面臨無水可用的困境,因此針對不必使用自來水的部分,如工業或農業灌溉用水,就要設法進行調度與替代。

盧秀燕表示,經過處理與淨化的污水可以再利用,提供作為工業或非飲用性用途的用水。如此工業就可少用自來水,自來水就可提供給民生使用。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