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清華永續獎 回收稀土技術獲學生組金獎

清大首屆「清華永續獎」今天舉辦頒獎典禮,3座金獎得主從55組參賽者中脫穎而出,作品涵蓋回收稀土、研究溪流污染,及帶領學生探索生態與客家文化,共提永續解方。

首屆清華永續獎今天在國立清華大學舉辦頒獎典禮,清大副校長戴念華致詞指出,競賽吸引55組、逾250人參賽,除評選出得獎者,也以「永續是一種溝通」為主題,舉辦永續聯展。

清華大學永續長林福仁表示,清華永續獎採初審及複審2階段評選,申請人複審時須現場簡報,接受校外委員與校內委員一同提問,最終在學生、教師及職員組各選出金、銀、銅獎,共9組方案獲獎。

奪下學生組金獎的清大材料所博士生羅韶奇表示,他研發可從廢棄家電、電池、電動車馬達回收稀土元素及鎢鋼合金的電化學技術,比傳統方式大幅減少化學藥品使用及碳排放量。

獲教師組金獎的清大分析與環境科學研究所教授周秀專說,他主持「清華永續棧:頭前溪流域生活圈」計畫,帶領學生訪查頭前溪流域、研究河川底泥中的污染物對人體細胞造成的損傷、導入AI影像辨識系統辨識河川污染物等,希望能發揮大學的社會影響力。

行政組金獎由清華學院學士班研究助理張乃云奪得,她提出實驗教育方案,透過迎新活動帶學生走訪新豐紅樹林、湖口老街,探索生態與客家文化,同時以宣傳動物友善與永續經營管理為出發點,設計馬術體驗活動。

清大提供新聞資料指出,為響應4月22日地球日,也推出「2025清華永續聯展」,即日起至4月21日展出清華永續獎得獎方案、永續大使的校園永續行動紀錄、校園生活實驗室及永續影像創作,地點在清大旺宏館1樓。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