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榮自主研發智慧科技工具 助護理師減輕工作負荷

為減輕護理師工作負荷,台北榮總研發AI輔助護理紀錄書寫、語音輸入與即時翻譯、科技輔助給藥作業及全人護理指導智慧地圖等工具,以智慧科技助護理師提升臨床作業效率。

北榮護理部主任沈青青今天在成果發表記者會說明,護理資訊從早期的表單電子化、行動裝置應用,到如今導入AI語言模型與智慧設備,都是為了打造更安全、精準、快速的臨床照護環境。北榮護理部未來也將持續將科技護理導入臨床照護,減輕臨床護理師的工作負荷,打造臨床數位科技護理典範。

護理師每日需撰寫大量紀錄,包括評估、照護措施與觀察紀錄等,每份平均約需7.5分鐘。北榮護理部副主任洪世欣指出,為協助護理師提升書寫紀錄效率,護理部與資訊室利用北榮落地的大型語言模型「北榮腦」(TVGH Brain),合作開發「AI輔助護理紀錄」。

洪世欣解釋,透過AI輔助系統,一指輕觸就可自動擷取病人的最新檢查、檢驗結果,僅約30秒到1分鐘就能快速生成個案交班摘要,簡化資料查找流程,提升交班效率與精準度。而且此系統在院內資訊室建置的「北榮一號雲」上運行,可確保病人個資不會外流。

面對外籍病人或照顧者,語言溝通有時會造成護理師工作的障礙。北榮護理部自去年起,全面搭配院方提供的智慧型手機,讓護理師可運用語音辨識技術完成紀錄。護理師盧冠廷介紹,系統不僅具備中英文夾雜及醫療用語辨識能力,大幅減少鍵盤輸入負擔,更內建多國語言即時雙向翻譯功能,強化溝通品質。

藥物安全方面,北榮護理部於民國102年起,就啟用第一代智慧型輸液幫浦系統;並再度由護理部、資訊室及藥學部攜手開發,於去年導入第2代智慧型輸液幫浦系統,目前已應用至全院,不僅大幅提升給藥效率,更為癌症病人用藥安全把關。

北榮護理部更發展以病人為中心所建構的衛教指引工具「全人護理指導智慧地圖」,如同導航地圖一般,協助護理師快速掌握病人在生理、心理、靈性與社會4大層面的潛在衛教需求,提供即時且貼近病人需求的護理指導。提升照護品質,也賦能病人及家屬,共同達成全人健康照護目標。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