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流潛勢溪流增加 農業部強化汛期防災應變
梅雨季開始,台灣進入汛期。農業部年初公告今年土石流潛勢溪流與大崩塌潛勢區都比去年增加,已強化各項防災應變,盼降低災損。
農業部於1月14日公告,更新全台土石流潛勢溪流及大規模崩塌潛勢區資料,全台土石流潛勢溪流較民國113年增加9條,共達1745條,分布於17縣(市)、159鄉(鎮、市、區)、692村(里);大規模崩塌潛勢區較113年增加14處,共達79處,分布於12縣(市)、37鄉(鎮、市、區)、59村(里)。
農業部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面對汛期挑戰,於治山防災、農田水利、農路林道、農漁畜產業及森林遊樂區等重點領域,各項防汛整備工作已到位,要求所屬機關密切注意天候狀況,即時掌握災情,並落實相關作業程序迅速因應;同時呼籲農漁畜產業加強自主防災準備,以降低災害損失。
農業部指出,目前已培訓土石流防災專員累計4003人,同時督請各縣市政府更新及校核疏散避難計畫及保全住戶名冊,密切協作完成演練與避難整備。
農業部說明,全國超過3萬9000處農田水利設施已完成初、複檢及改善,清淤總長度達401公里、量體逾11萬立方公尺,並備妥抽水機、發電機等緊急應變物資與機具,且全數完成測試,可供後續調度及應變所需。
農業部也邀集各級政府與公共事業召開漂流木處理整備會議,進行跨區災後漂流木應變實兵演練,確保災後漂流木發生時能立即處理;也請相關單位完成漁港汛期前自主檢查及漁船員上岸避風演練。
另外,農業部也完成372.57公噸倉儲公糧物資減災準備,以及6180公噸冷藏蔬菜購貯,必要時調配釋出,確保供應價量平穩。
農業部於1月14日公告,更新全台土石流潛勢溪流及大規模崩塌潛勢區資料,全台土石流潛勢溪流較民國113年增加9條,共達1745條,分布於17縣(市)、159鄉(鎮、市、區)、692村(里);大規模崩塌潛勢區較113年增加14處,共達79處,分布於12縣(市)、37鄉(鎮、市、區)、59村(里)。
農業部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面對汛期挑戰,於治山防災、農田水利、農路林道、農漁畜產業及森林遊樂區等重點領域,各項防汛整備工作已到位,要求所屬機關密切注意天候狀況,即時掌握災情,並落實相關作業程序迅速因應;同時呼籲農漁畜產業加強自主防災準備,以降低災害損失。
農業部指出,目前已培訓土石流防災專員累計4003人,同時督請各縣市政府更新及校核疏散避難計畫及保全住戶名冊,密切協作完成演練與避難整備。
農業部說明,全國超過3萬9000處農田水利設施已完成初、複檢及改善,清淤總長度達401公里、量體逾11萬立方公尺,並備妥抽水機、發電機等緊急應變物資與機具,且全數完成測試,可供後續調度及應變所需。
農業部也邀集各級政府與公共事業召開漂流木處理整備會議,進行跨區災後漂流木應變實兵演練,確保災後漂流木發生時能立即處理;也請相關單位完成漁港汛期前自主檢查及漁船員上岸避風演練。
另外,農業部也完成372.57公噸倉儲公糧物資減災準備,以及6180公噸冷藏蔬菜購貯,必要時調配釋出,確保供應價量平穩。
- 記者: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6日電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