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坑水碓南橋改建完成 增車道減落墩車流水流通樂

雲縣府112年3月改建古坑水碓南橋,將2線車道拓成雙向雙車道及雙機慢車道,並減少落墩、抬高梁底,改善舊橋車道不足且易阻礙水流缺失,今年4月18日竣工,今天舉行通車典禮。

雲林縣政府工務處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新建的水碓南橋共花771天施工、耗資新台幣2億6000多萬,交通部公路局及經濟部第五河川分署補助1億8600多萬,其餘經費縣府自籌。

工務處表示,工程包括水碓南橋全橋改建(橋梁長度130公尺)、兩側銜接引道拓寬及防汛道路銜接等工程,新橋橋面總寬18公尺,配置雙向雙車道及雙機慢車道,配合下方溪流治理計畫,梁底較舊橋抬高近1.2公尺。

縣長張麗善在通車典禮致詞說,水碓南橋橫跨石牛溪,位於縣道154乙線,為古坑鄉通往各地區重要聯外樞紐,是水碓、荷苞、新庄、棋盤等村往來斗六市必經橋梁。

張麗善說,舊橋從民國68年啟用,橋墩裸露、多處龜裂脫落,寬度僅8.6公尺,僅配置雙向2車道,有汽、機車爭道現象;另外,橋梁梁底高度不足,落墩數過多,於汛期有通水斷面不足風險,因此爭取中央補助改建。

雲林縣政府今天舉行新橋通車典禮,除張麗善外,交通部公路局雲嘉南分局主任工程司吳耀勝、經濟部水利署第五河川分署長吳明華、古坑鄉長林慧如等人都出席,攜手地方耆老、鄉親走過新橋,宣布竣工通車。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