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府本週市務會議聚焦交通政策與社會福祉 邱臣遠代理市長:精準治理回應民意期待

竹市府本週市務會議聚焦交通政策與社會福祉 邱臣遠代理市長:精準治理回應民意期待
新竹市政府今(22)日召開市務會議,代理市長邱臣遠就多項交通建設、長者福利政策、健康衛生及道路安全維護等市政議題提出綜合裁示。他強調,市府施政持續秉持「以市民為本」的治理精神,從改善交通壅塞、保障長者權益,到強化道路安全,每一項政策都是構築宜居城市的重要拼圖,市府團隊將持續積極推動,回應市民期待。

邱代理市長表示,自今(114)年8月1日起,市府將擴大開放55歲以上原住民族長者申請敬老卡,以落實「擴大點數與使用範圍」的施政承諾。此外,市府也正與系統業者協調優化功能,規劃親屬可代為使用機制,進一步提升使用便利性。

針對搭乘台鐵之補助措施,今年8月1日起,凡持新竹市核發的敬老卡或愛心卡的市民,自新竹市或新竹縣任一車站上下車,搭乘區間車、莒光號及推拉式自強號者,全月補助上限600點搭乘補助,單趟可依實際車資扣抵,無單趟點數限制。邱代理市長責成社會處會同相關單位,完善行政配套與資訊公告,確保政策如期上路,展現市府對長者及弱勢族群細膩貼心的關懷。

邱代理市長於會議中肯定衛生局推動健康政策的努力,並指出竹市落實市長高虹安「健康安心」施政理念,擘劃「健康新竹、全民樂活」八字方針,將「預防醫學」與「健康促進」視為幸福城市的重要基石。新竹市自費疫苗補助政策自去(113)年11月上路以來,深獲市民好評,截至目前已累計超過2,700人次申請,並獲得94.4%的民調滿意度,展現政策具有高度公共支持基礎。為強化防疫防線並回應市民健康需求,市府將自今年8月15日起,調增帶狀疱疹疫苗補助額度至每人2,000元,並同步開放線上申辦,簡化流程、提升便利性,打造更完整、更普及、更有感的健康福利願景。`

在交通建設方面,邱代理市長說明,針對地方反映多年的六甲橋通行瓶頸問題,日前已實地前往六甲橋及周邊道路視察。六甲橋因橋面狹窄、結構老舊,已無法負荷當地日益增加的交通流量,尖峰時段更容易形成壅塞與安全隱憂。為回應民意、確保交通順暢,市府決定採「新建方式」進行拓寬,並盤點周邊路網啟動總體改善。邱代理市長責成工務處與交通處儘速完成設計並納入明年度預算,全力加速辦理。

針對南區明湖路長期面臨尖峰時段車流壅塞的情形,市府已啟動「明湖路改善三部曲」,涵蓋「智慧交通號誌優化」、「道路安全升級」及「客雅大道東延伸計畫」。其中,「明湖路智慧交通號誌時制重整計畫」已完成決標,導入AI辨識與eTag旅行速率資料,並獲交通部核定補助3,166萬元,預計今年底前完工。後續市府也將檢討路段斷面設計,增設左轉車道及人行道,進一步完善高翠路至明湖路間的外環路網,分流車潮、優化通勤動線,有效提升南區整體交通品質。

邱代理市長進一步說明,針對市區道路建設,市府持續推動光埔二期重劃區交通動線的完善與區域路網的有效串聯,其中,「慈濟路北段延伸慈雲路」工程已於本(7)月16日正式通車,緩解慈雲路與公道五路口之長期壅塞情形。該路段開通,將優化整體市區路網通行效率。他感謝地政處及交通處與重劃會密切協調,使新道路依通車程序順利開放,並責成交通處持續監測通行效益,強化交通引導確保行車順暢與安全。後續各項路段仍應秉持「品質優先、安全第一」原則穩健推進,逐步完善周邊道路系統。

邱代理市長指示,面對竹市人口與產業快速發展所帶來的交通壓力,市府持續落實「交通暢行」政策,以精準規劃與擴大建設同步推進,針對北區、南區與重劃區等關鍵區域交通瓶頸,啟動多項工程改善計畫,提升通行效率與市民用路品質。

在災害應變部分,針對本市近日連日降雨,造成玄奘路道路坍塌事件,邱代理市長要求工務處與產發處強化邊坡巡查與即時應變能力,啟動相關修復與監測作業,確保民眾行車與行人安全,杜絕潛在災害風險。

邱代理市長強調,面對極端氣候與城市快速成長的雙重挑戰,市府將持續秉持「務實規劃、積極執行」的治理精神,從長者照護到交通建設同步推進,致力打造安全、便捷、永續的新竹市,讓市民真切感受到「市政不停歇、服務不間斷」。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