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陽Ionex如何成就全球首個獲利換電系統?致勝祕訣竟是它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李盛雯/台北報導
電動機車可以賺錢嗎?答案是可以的。2024年台灣電動機車市場銷量不增反減,甚至微幅萎縮1%。在這樣的環境下,光陽(KYMCO)旗下Ionex電動車換電系統卻成功逆勢成長,成為全球第一個達成損益平衡並轉虧為盈的換電服務,並在2025年前兩個月持續獲利。KYMCO集團董事長柯勝峯指出,關鍵在於成本控制,特別是電池成本,透過將車輛銷售與能源服務業務切割,成功實現逆襲。
對比他牌電動車2024年52,513台的銷售成績,Ionex的17,763台雖然相對較少,但Ionex卻能夠率先達成財務轉正,這背後的關鍵不僅在於產品本身,而在於光陽對財務架構、成本控管及能源管理的精細運營。柯勝峯認為,換電絕對不是賠錢生意,只是市場需要找到對的方法。
柯勝峯表示,過去車輛部門為了衝高業績,推出超低價的換電方案,能源事業部門就會默默承擔虧損,長遠來看,這不利於換電業務的發展。因此光陽在2024年正式將車輛銷售與能源業務拆分,讓這兩個部門獨立計算成本與收益,確保能源事業的營收不會被壓縮,最終形成更健康的商業模式。
柯勝峯進一步說明,光陽的Ionex換電系統之所以能夠成功,與其獨特的電池技術與財務策略密不可分。早期,Ionex的電池折舊年限設定為4年,導致短期內財報上的虧損較為明顯,但光陽的數據顯示,其電池使用4年後仍能維持90%以上的健康度,實際壽命預估可超過10年。為了反映電池的壽命,光陽在2024年起將折舊年限調整為8年,不僅讓財務報表更具競爭力,也使換電系統能夠更快達成盈虧平衡。此外,透過大數據分析,光陽能夠準確掌握電池的健康狀況與更換週期,使整體運營成本下降。
除了財務結構的優化,光陽在換電站的擴展上也展現了積極布局。截至2024 年,Ionex換電站已經突破3,000座,儘管前期建設成本高昂,但隨著用戶數量的穩定增長,換電系統的經濟規模效應逐步顯現。柯勝峯說,光陽的換電模式與電信業的資費模式相似,透過不斷累積用戶,確保收入持續穩定,並降低營運成本,「這種模式與Tesla透過超級充電站網絡擴展市場的策略類似,先大量投入基礎設施,再透過用戶成長帶動長期收益。隨著換電服務的用戶黏著度提升,未來光陽的Ionex系統將進一步擴大市場佔有率,為電動機車產業帶來新的成長動能」。
在商業模式上,光陽的策略已從單純銷售機車轉型為提供能源服務。這類似於「印表機+墨水」的模式,但更直觀的比喻是買手機繳資費。消費者購買手機後,無論通話時間長短,每個月都需支付基本資費。同樣地,騎乘電動機車多久就支付多久的換電費用,形成穩定的訂閱模式,不僅確保收入的持續性,也讓光陽在能源服務領域擁有更大的競爭優勢。
除了台灣市場,光陽也積極佈局東南亞市場,並針對不同市場需求調整電池規格與換電站設計。例如,在Grab司機等高頻使用族群較多的東南亞市場,光陽選擇更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鋰電池,以確保更長的續航與更快的充電效率。這種靈活的市場策略,使光陽能夠快速適應不同市場環境,確保換電系統的適用性與經濟效益。未來,隨著東南亞市場對電動機車需求的增加,光陽Ionex換電系統將有機會在國際市場上複製台灣成功營運模式,進一步擴大市場版圖。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照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年前購車趁這波!光陽最強白牌RTS R即刻交車 大樂新色優惠最高8000元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 記者:李 映萱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