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航運正當道 傳統船員如何適應低碳新時代?
「我非常支持航運業減碳,它能降低對地球和環境帶來的負面傷害,但我希望能用更好的方式。」一位船員說。
國際船員福祉與援助聯盟(International Seafarers’ Welfare and Assistance Network, ISWAN) 調查了29個國家的船員與少部分岸勤員工,在400份有效問卷中,有超過40%的船員表示,航運業減碳轉型讓他們的工作量增加、工作壓力更大、疲勞感更重。
綠色航運時代來臨,船員需要學習哪些新技能?
航運業減碳轉型的首要之務在於燃料,為了逐步淘汰傳統重油,過去船員們只需要注入原油等化石燃料,現在則要學會怎麼安全處理氫氣、氨氣、電池等新型燃料。
替代燃料雖然在環保路上極具潛力,但風險性依然不小。最危險的是處理氨氣,不僅高度易燃、易爆,毒性也可能對人類的皮膚、眼睛、呼吸道造成損害。目前業界正在努力設計安全的氨燃料船,並訓練船員如何避免不當的氨氣洩露,以及擬定氨氣洩漏時的緊急安全措施。
全球海事論壇(Global Maritime Forum)脫碳事務總監法內斯托克(Jesse Fahnestock)指出,「如果氨成為主流替代燃料,未來出於安全考量,可能會減少船上人員,轉而依賴更多岸勤團隊來監控和操作。」這不僅代表傳統船員配置可能面臨挑戰,也顯示新技能培訓的急迫性。
智慧航運也是航運業低碳轉型的一環。世界經濟論壇指出,船員的技能提升與脫碳速度息息相關,船員必須擁有更高階的數位技能,包括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的首字母縮寫)等跨領域的整合技能,以應付智慧船舶上航線優化、輔助駕駛、設備管理、能效與貨物管理、安全監管、自主駕駛等功能。
有多少船員需培訓?船員技能培訓怎麼做?
目前全球約有 200 萬名船員,英國勞氏船級社(Lloyd’s Register)和大學海事諮詢服務公司(University Maritime Advisory Services, UMAS)預測,替代燃料使用量將在十年內大幅增加, 預計2030年將有 45 萬名船員有額外培訓需求,到了2030年代中期更將增至80 萬名。
所幸,STCW(航海人員訓練、發證及當值標準)國際公約即將迎來全面修訂。2025年2月10日至14日,國際海事組織的成員在倫敦召開了會議,開始討論制定臨時準則。如針對使用甲基/乙醇作為燃料、使用氨作為燃料、氫燃料電池驅動的船舶等,制定海員培訓指南的燃料/能源的優先清單。
許多公司已著手培訓計畫,如全球最大的海運公司馬士基(Maersk)便在官網上提供了琳瑯滿目的多語實體與線上課程,上完課能獲得官方認證,課程主題從船舶維護,到可能面對的化學品暴露風險都有。然而,《路透社》引述DNV研究指出,船員技能培訓仍面臨挑戰,很難具體規劃,主要因替代性燃料技術仍不穩定、脫碳路徑不夠明確,監管制度的發展和融資狀態也充滿不確定性,很難進一步針對船員擬定完善的未來技能培訓與職涯規劃。
哪些船員需要培訓? 全球船員勞動力菲律賓居冠
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2021年的統計報告,全球船員勞動力輸出前五名分別為菲律賓、俄國、印尼、中國、印度,佔全球船員勞動力 44%,其中菲律賓和印尼合計佔了21%。
目前,菲律賓政府已與海事公正轉型工作小組、新成立的第三方組織全球海洋事務國際諮詢委員會(Inter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 on Global Maritime Affairs, IACGMA)合作,提供船員適當的專業訓練。而印尼則透過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ILO)的印尼繁榮技能計畫(Skills for Prosperity programme),透過產學合作提高船員的綠色技能,並與技術委員會合作進行海事教育、共享航運知識。
各國政府正努力透過跨組織合作提供教育訓練,船員們也能透過線上免費資源自學,例如由歐盟補助的Skillsea網站,就提供了七套培訓課程與各種線上資源,包含綠色技能、領導力、STEM、數位技能等。
「我們需要確保海事部門的過渡轉型不會遺落任何人。」歐洲運輸工人聯合會(ETF)海運部門的一名資深主管強調。
- 記者:共同企劃:低碳生活部落格、環境資訊中心;文:楊軒妮(台達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寫手)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