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議的森之島》台灣原生樹木當主角 科普繪本好玩又美麗

時值世界地球日(4月22日),各國倡議「提升地球力」(Our Power, Our Planet)之際,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藉由出版繪本,再度展現台灣森林的多元樣貌與生態實力,引領讀者來一趟原生樹木探索之旅。



《不可思議的森之島》台灣原生樹木當主角 科普繪本好玩又美麗

《不可思議的森之島》內頁預覽。攝影:廖靜蕙


林保署與拾蒔生活工作室共同策劃製作,首度以「原生樹木」為主題出版植物科普繪本《不可思議的森之島》,從「樹的自然脈絡」、「樹的生態秘密」、「樹的生活感知」三大主軸切入,介紹原生樹木的自然特性、生態功能與人文應用。內容涵蓋地質、氣候、物候、動植物互動、林業產物與民俗智慧。


一本繪本 建構台灣原生植物知識


台灣獨特的地理位置及島內涵蓋從熱帶到寒帶的多樣氣候,孕育出超過4000種原生植物,豐富的原生樹木資源演化出獨特的自然寶庫,堪稱綠色方舟。


從一棵樹到變成一座森林,植物很不簡單。《不可思議的森之島》一書以植物、樹木為主題,發展22個議題,內容包羅萬象,談古說今,兼容時間和空間尺度。期待讀者藉由閱讀,辨識個別的台灣原生植物,了解森林生態的脈絡,並進而理解森林生態系在食衣住行等面向,提供眾多不可取代的服務功能。


雖為繪本型態,卻有知識密度極高的內容,適合全齡層閱讀,並有針對不同年齡層,建議發展不同的閱讀策略。即使不識字的小孩子,也可藉由親子共讀或老師導讀,先從圖片開始,提出有趣的問題——誰是台灣的(植物)千歲爺?誰是台灣的冠軍樹?一棵樹不同的高度、從樹冠層到底層,又住著哪些動物?


植物看似渺小,卻能彼此串聯成巨大的力量,供應人類日常所需。除了有趣的問題,每個主題也獨具魅力。原來果兒的旅途如此充滿精算,大樹不但提供住宿,也像人類的便利超商,提供了24小時食堂;最厲害的是,森林不但讓野生物能依附,也能呼召職人親近。透過一篇又一篇的主題,逐步建構對台灣原生植物的理解。



《不可思議的森之島》台灣原生樹木當主角 科普繪本好玩又美麗

《不可思議的森之島》封面。攝影:廖靜蕙


《不可思議的森之島》台灣原生樹木當主角 科普繪本好玩又美麗

果兒旅行社。《不可思議的森之島》內頁預覽。圖片來源:林保署 提供


森林故事多 充滿惠與益


作者之一賴粹涵,本身即具備植物、森林專業知識,現專心從事自然生態、環境教育。她曾任自然科學博物館解說教育員,期間觀察到民眾對植物和動物相關展覽的反應,有些人遇到植物展覽往往很快走過去,認為植物太安靜了、無聊、不好親近,反而喜歡恐龍這類根據化石想像出形象和習性、不曾看過的物種。如今透過這本書,他想告訴讀者,植物很有趣,和我們的生活連結很深。


書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無論是一棵樹或一片森林,都該讓它在對的地方適地適生,而非勉強它在不適合的環境;即使是都市中的行道樹,也不該將它限縮在都市一方小小的水泥區塊內,這些看似獨立的行道樹,對生態也有一定的貢獻。


「我們雖然沒有付它錢,它卻為我們做了許多有益的事情。例如調節溫度,交換新鮮空氣,提供遮蔭等。這些對環境無形的貢獻,都值得我們好好對待它。」賴粹涵說。



《不可思議的森之島》台灣原生樹木當主角 科普繪本好玩又美麗

《不可思議的森之島》由林業保育署與拾蒔生活工作室共同策劃製作,是第一本以台灣原生樹種為主題的植物科普繪本。攝影:廖靜蕙


畫出原生植物野地氣質 認出樹有如遇見好友


本書的畫作出自插畫家李伊甯之筆。她為了能在繪本中傳遞台灣原生植物的正確知識,走遍全國森林,也因此認識更多植物、關注到它們的特徵。這項計畫之前,她算是植物辨識的素人,現在,遠遠看到某棵樹,就能知道它是誰。


「台灣植物的多樣性太多太豐富,花果葉各自不同,葉緣有些微差異,可能就是不同的植物。」過去走步道、爬山時就特別喜歡觀察植物;繪製這本書過程,原生植物帶給她莫大的驚喜,「原來台灣原生植物這麼美!」


因為許多樹種長太高,看不到細節,或季節不對,無法同時看到開花又結果,李伊甯繪製過程看了大量的植物特寫照,進而迷上了原生植物,理解到台灣植物其實既秀雅又內斂,精密的構造很美,「野地氣質又秀雅」,種種形容有如說的是熟識的朋友。


繪製一種原生植物,也許能當成是興趣;但是繪製數百種植物,就得接受挑戰。李伊甯說,植物變化多,野外植株與人為栽培的景觀植株就有差異,這時審查委員扮演重要的角色。「老師(審查委員)會提醒我,我選擇了的是植物特殊的樣子或是常態版。這很依賴老師的經驗,因為他們看過很多野外植物的臉譜,老師的回饋顯得重要。」


植物細膩之處,例如花蕊的數量、分布,同一株植物可能就遇到變化的葉形、非典型的果,雄蕊和雌蕊也各自不同;種種細節探究都讓她投入非常多心思;有審查委員把關,更形成學習互動的關係。


長時間大量觀察植物特寫,使她養成遠遠看到一棵樹,就產生共鳴——我可能認識它,它可能是我畫過的樹。和原生植物相認,開車時也有點不專心了。「那種親切感很不可思議,讓我意識到我們都同在一塊土地上。」



《不可思議的森之島》台灣原生樹木當主角 科普繪本好玩又美麗

拾蒔生活工作室李伊甯設計師,分享製作歷程與對台灣植物多樣性的觀察。圖片來源:林保署 提供


不須眾裡尋它千百度 玉山圓柏千年陪伴


為了繪製這些原生植物,李伊甯走訪眾多台灣森林,國家森林遊客區、福山植物園、合歡山,從海濱植物園區看紅樹林,中海拔、高海拔的森林都走過一遍。她說,親臨現場最能感受森林的樣貌,其中,她最渴慕能一親雪山一帶的玉山圓柏純林。


「玉山圓柏是台灣屋脊樹種,那片純林是好幾千年的原始林,見證台灣社會與環境的變遷,也面臨很多挑戰,讓我感到有個長者守護著我們。」古老的巨樹們就在那裡,讓她感受到力量。不過在拜訪這片純林之前,她得先練好腿力——書中也有玉山圓柏,無法親訪的讀者,可先透過閱讀繪本感受它的魅力。


這本繪本的故事深深地感動了李伊甯,她希望將這份感動傳遞出去。「當這本繪本遇到讀者,它就會化身為一顆種子,傳遞森林生態的知識,並因此與森林產生連結;將它分享出去,結出更多種子,期許讓森林生態的情感成為一個人的修為。」


林保署表示,本書將贈送至全台各地圖書館作為教育推廣用書,鼓勵親子共讀,成為推動認識島嶼植物的最佳輔助教材。讀者也能於國家書店與五南文化廣場選購,透過翻閱繪本走進台灣森林的世界,一同發現這座「綠色方舟」蘊藏的奇蹟與驚喜。



《不可思議的森之島》台灣原生樹木當主角 科普繪本好玩又美麗

《不可思議的森之島》新書發表會。攝影:廖靜蕙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