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清法》假扣押虛設 非法棄置善後99%全民買單? 立委要求環境部改善
全台廢棄物棄置問題嚴重,環檢警近期聯手破獲重大環境犯罪,非法棄置跨越桃園、苗栗、台中。桃園社宅、新竹球場地底也被查出大量營建廢棄物,但清理費用竟多是政府替業者買單。民進黨籍立委林淑芬指出,《廢清法》中防止業者脫產的假扣押機制形同虛設,近五年內,全台僅三件假扣押聲請紀錄,近80億元的環境代償僅追回2086萬元,「99.74%是想讓政府買單」。

政府買單處理非法棄置 難聲假扣押防業者脫產
彭啟明昨(28)日赴立院進行業務報告時表示,環境部正統整各部會對《廢清法》及「資源循環推動法」的意見,近期將會推出草案,希望下個會期送立院審議。他表示,目前再利用相關規定分散在各部會,未來將回歸環境部統一管理,也會加重廢棄物不法棄置的罰則,遏止不法棄置。
根據《廢清法》,環保機關可代替不法業者清理非法棄置的廢棄物,並向業者求償,也可聲請假扣押避免對方脫產。但林淑芬指出,實務上環保機關在申請時,常遭法院駁回,甚至有時連提出申請都不願提出。近五年內,全台僅三件假扣押聲請紀錄,將近80億元的環境代償,實際僅追回2086萬元。
「只有0.26%的人有繳,99.74%是想讓政府買單!」林淑芬指出,之所以會有這種情況,是因為依據現行《廢清法》及《行政執行法》,環保機關須先清完廢棄物,證明墊付資金、甚至舉證業者可能脫產,才能成功向法院聲請假扣押。「最後業者早就脫產了!」林淑芬呼籲《廢清法》應檢討相關問題,落實假扣押制度。

營建廢棄物難管理 中央將成立跨部會專責平台
國民黨立委王育敏指出,桃園社宅、新竹棒球場基地開挖,近期都被發現地底藏有大量廢棄鋼筋、水泥、塑膠等營建廢棄物,質疑全台可能有更多棄置營建廢棄物的黑數;環境部雖稱《廢清法》會加重罰則,但也應強化其他管理機制。
彭啟明表示,將在《廢清法》修法中改善假扣押機制,並指北北桃的營建廢棄物常被送到新竹、桃園或中南部填埋,問題來自缺乏去化管道、管理機制不足。
彭啟明表示,內政部及環境部在管理權責上有灰色地帶,需要溝通加強。近幾個月已和各部會、地方政府協調,將成立專責平台,並在廢清法納入電子圍籬、流向追蹤等科技執法方式,監控營建廢棄物。

垃圾山長胖 環境部:明年如期妥善處理
全台裸露垃圾形成「台灣新百岳」,行政院去(2024)年10月通過12億預算,環境部目標在2026年底,以打包及覆土方式完成裸露垃圾的妥善處理。
國民黨立委邱鎮軍指出,台灣去年初約有84萬噸裸露垃圾,今年初已減至74.4萬噸,近期又升回79.7萬噸,「垃圾山又長胖了」,質疑相關計畫達成率不佳。
對此彭啟明回應,裸露垃圾增加,可能是因為農曆新年及去年颱風較多,但隨著計畫陸續發包,預計下半年會大幅降低,明年底可如期完成全台裸露垃圾妥善處理。
- 記者: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陳昭宏報導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