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畜大廠「大成」植物肉戰略再進化!從「新創肉」到雙餐飲品牌、開創產業新價值鏈

農畜大廠「大成」植物肉戰略再進化!從「新創肉」到雙餐飲品牌、開創產業新價值鏈

採訪・撰文=林玉婷

面對全球永續浪潮與彈性蔬食興起,農畜大廠大成集團不再只做傳統農畜加工,2021年推出植物肉品牌「Neo Foods(新創肉)」,目前有8成營收來自業務通路、提供給餐飲業者製作植物基餐點。如今大成直接轉向消費市場,2025年4月23日將以中式餐飲「好蔬上 neo kitchen」與西式餐飲「綠季諾 Gino Green」兩大蔬食品牌進軍餐飲市場,首店開在內湖三軍總醫院B1美食街,從植物肉原料、到調理食品製造者,又將蛻變為餐飲運營者,展開一場自家植物肉的「全場域實驗」,直接面對消費者口味與市場回饋的考驗。

新創肉技術不斷進化 做出一碗能贏過真牛肉的「牛若麵」

「我們不只是要取代肉,而是要讓植物肉變成美味的新主角。」大成副總裁韓家寅這樣定義新創肉的技術核心。「我們從5年前開始布局植物肉,成立了新創肉,從第一代乾式擠壓、第二代濕式擠壓技術,也有融合兩種技術製作的產品,讓植物肉具有豬、牛、雞、海鮮不同的口感與滋味。」韓家寅分享。

新創肉在做的不是傳統素肉,而是在做一個全新的植物蛋白風味工程。有別於傳統素肉以大豆蛋白為主、豆味較重,新創肉混合運用以大豆蛋白、豌豆蛋白、小麥蛋白、米蛋白等各種植物蛋白為基底,根據不同肉質和產品需求加入酵母抽出物、海藻萃取物與香菇粉等等,多重模擬出動物性蛋白的口感與香氣。以招牌「紅燒蔬植牛若麵」為例,使用蔬食牛肉塊搭配純蔬菜熬製的湯頭,不僅榮獲2022年「台北國際牛肉麵大賞」,更曾獲2023年iTQi三顆星國際風味獎肯定。

大成餐飲服務群新事業開發處副總經理李維溪補充:「我們的牛肉塊設計上是讓湯頭能滲入肉塊,讓肉塊咬下去是有汁的,同時保留咬感與纖維,做到『湯中有肉香、肉中有湯味』,這才是吃起來讓植物肉能取代肉的關鍵。」


農畜大廠「大成」植物肉戰略再進化!從「新創肉」到雙餐飲品牌、開創產業新價值鏈

「好蔬上neo kitchen」主打中式料理,招牌菜色「紅燒蔬植牛若麵」,採用「Neo Foods新創肉」,以獨創技術模擬肉的筋膜纖維,有別於一般傳統的蔬食牛肉,更具口感、香味與多汁。(圖片來源:大成提供)

為什麼從B2B跨足B2C?直接面對消費者,才是研發的試煉場

「過去我們只做原料,提供給其他餐廳。但現在我們希望能從原料一路走到餐桌,把最完整的應用場景展現給消費者。」韓家寅說明。

新創肉歷經5年的研發,技術成熟度已足以支撐餐飲端全面使用。過去大成將新創肉供應給其他品牌開發漢堡、義大利麵等產品,合作的餐飲和通路品牌包括勝博殿、檀島、貳樓、金色三麥、7-11、全家便利商店等,如今選擇自行開創兩個中西式餐飲品牌,韓家寅坦言:「只有真正端到消費者面前,才知道接受度怎麼樣,產品才有辦法即時優化。」

透過兩家蔬食餐飲品牌的成立,大成希望能同步測試市場口味、價格敏感度與出餐流程,加速研發與市場回饋間的反饋循環。首店落腳於台北內湖三軍總醫院B1「三總好食城」,不僅呼應院方推廣ESG理念,也以院內員工與病患家屬為潛在主顧,打下實驗型據點。

中西雙線佈局:從蔬植牛若麵到蔬植漢堡,瞄準新世代彈性素

兩個品牌各自主打不同路線:「好蔬上neo kitchen」為中式風格餐廳,招牌菜色「紅燒蔬植牛若麵」使用大成自製植物牛肉塊與無五辛豆瓣醬熬製湯頭,呈現層次感十足的微辣風味,另有香椿蔬植雞絲飯、紅油蔬植抄手、限量冰花蔬植煎餃等菜色。


農畜大廠「大成」植物肉戰略再進化!從「新創肉」到雙餐飲品牌、開創產業新價值鏈

手工製作、每日限量的冰花蔬植煎餃,肉餡不只調整口感,還設計讓餡料帶汁,模擬真肉爆汁感。(圖片來源:大成提供)

另一品牌「綠季諾 Gino Green」走西式速食路線,從早餐時段就開始供應,主打每日現做的蔬植漢堡,有經典、麻辣、花生三種口味,還有義大利麵、蔬食鹹酥雞等多元選擇。

李維溪強調:「我們內部有兩大指標——第一,比真肉還好吃;第二,比真肉還便宜。」目前「紅燒蔬植牛若麵」定價145元,套餐加上小菜和飲料不超過200元,與市售牛肉麵動輒250元相比,價格與風味雙優勢顯著,「我們自己就是原料大廠,掌握上游就有價格優勢。」

產品開發團隊指出,許多醬料與內餡皆為品牌獨家開發,包括香椿醬、素麻辣醬等,針對彈性素食族群打造「舒食」風味。不論是素食者還是非素者,都能享有兼顧營養與口感的飲食體驗。


農畜大廠「大成」植物肉戰略再進化!從「新創肉」到雙餐飲品牌、開創產業新價值鏈

「蔬植漢堡」有「經典、麻辣、花生」三種口味,配料中的蔬菜、番茄、起司、太陽蛋等,可自己加價組合,自由彈性高。(圖片來源:大成提供)

從供應鏈轉為品牌平台,建立新一代蔬食商業模組

大成向來以「勝博殿」、「鳥貴族」、「岩島成」等品牌聞名市場,如今又將「好蔬上」與「綠季諾」納入集團餐飲布局。韓家寅指出:「我們不是亂開店,而是用最小成本測試最大價值的model店策略。現在在台北三總美食街開店,就是為了測試顧客接受度、菜單迴響、營運流暢度。」調整產品後,未來不只是供應自家,也能供應給更多品牌,甚至外銷國際。如果市場反應良好,大成將擴展不同店點型態,開立街邊店或進入商場與美食街等。「我們本身就掌握供應鏈,只要證實品牌模型可行,就能快速複製。」

這樣的餐飲導入策略,背後其實是產品思維與行銷思維的融合。「開餐廳,是為了讓消費者能夠吃懂我們的技術價值與品牌理念。」韓家寅語帶堅定。「這次是我們第一次把自家全部植物肉產品系統性整合到一個餐廳中。未來若接受度高,我們會擴大開店,也希望能外銷台式蔬食料理,將台灣的植物肉帶向全球。」

李維溪也透露,「我們做的不是Plant-based Meat,而是Plant-based Food,再延伸為Plant-based Restaurant,這是與其他國際植物肉品牌最根本的差異。」大成的目標並不止於台灣市場,「植物肉不像雞豬牛肉,有出口限制。我們希望未來將中式風味的蔬食牛肉麵、紅油抄手、香椿雞絲飯等,外銷到美國、歐洲,讓全世界認識台灣的蔬食文化。」

根據大成內部預估,近兩年新創肉的營收年增率達50%。韓家寅表示,大成已投資上億打造專用生產線,並計劃朝Clean Label方向前進,減少添加、提升風味與潔淨標章競爭力。為了開拓東南亞與穆斯林市場,也不排除推進清真認證。

「我們不是做輔助型蔬食,而是打造讓植物肉可成為主角的餐桌選擇。」韓家寅表示。從蔬食餐飲品牌的開展,大成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回答全球蔬食市場的下一步:植物肉不是為了取代肉,而是為了創造一種更美味、更永續、更日常的選擇。

延伸閱讀
大成「新創肉」一上市就進軍美國與全台45家餐飲!喊話3年內蓋出全台首座年產值20億植物肉工廠
荷蘭Schouten「創新纖維技術」問世!讓植物肉口感升級、還能減少碳排
發酵生產真菌蛋白原料僅需3天!葡萄王生技出「真菌蛋白3D列印未來肉」 看準替代性蛋白趨勢打入素食市場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