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退不休的好人生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吳娟瑜
「世界是平的」一書曾指出有四種行業領域的人才不易被社會淘汰。
第一種:特殊領域的人才
第二種:專業領域的人才
第三種:深耕領域的人才
第四種:協調性高的人才
日本(2023年)官方統計,65歲以上還在職場上打拼的長輩,占了25.2%的比例。也就是10位長輩中還有4位仍在職場發揮所長,是有收入的人。
台灣65歲以上仍在職場的身影也比比皆是,不論大賣場、速食店、大樓保全,或是公司顧問,大家還活躍得很。
這些延續工作經驗的人,通常如同「世界是平的」書中所提到的 「深耕的」、「協調性高」的人才。
由於多年在職場打拼,練就一身功夫,加上個性、脾氣已圓融許多,擅長溝通,所以成為職場新寵。
如下三種類型的工作方式,是不退不休長輩值得勇往直前的。
圖片取自:(示意圖123rf)
不讓財富泡沫化
第一種類型:服務型
振明在原公司退休後,閒置三個月,漫無目標,正巧有個舊識客戶,急需線上服務員,振明一聽,不在乎職稱、薪水,立刻成為特約僱員。
振明只需接電話回覆,和網站上提供專業訊息,振明說:「這份工作讓我和外界有接觸,客戶的詢問五花八門,我心存警惕,一定要廣增專業素養,才不會被職場淘汰。」
第二種類型:體驗型
若琳當國中老師多年,由於自己未婚,寒暑假常規劃海外旅遊,回來後和親友分享心得,結果希望加入行列的人越來越多。
正式退休後,若琳無縫接軌,和旅行社合作,由她招兵買馬,客製化行程,從一年兩、三趟的行程,改成一年至少五趟。
若琳說:「趁我還有體力,也熟練這些行程,帶團一點也不成問題,我的退休金,加上這些額外的收入,讓我如魚得水,開心得很。」
若琳本身協調性高、人緣佳,加上專業熟練,因而不退不休,也算是自行創業了。
第三種類型:猛賺型
有一天,慧茹坐到桌前,把財務資料攤開來,她心中一驚,原來自認足夠的存款,經過美金降息後,養老金縮水了。加上兒子新婚又購屋,她包出200萬大禮,這個慷慨過度的舉動,卻讓自己的退休金嚴重不足了。
原本學會計的她,職業生涯一向精打細算,不料國際局勢變化大,嚴重影響到她的財富泡沫化。回到與數字為伍的工作環境嗎?錢從那裡可以快速穩穩回流?
慧茹回鍋的工作竟然是家教,由於她個子嬌小,外貌年輕,有些家長初次見面是存疑的,但是看她教起課來認真清晰,學生的數學成績明顯進步了,於是口碑效應出現,每週的家教課讓她有點忙又不會太忙。
不用身體當槓杆支點
有句話說:「不要用身體槓桿追逐了財富變泡沫。」,這句話對不退不休一族的長輩更受用。也就是年紀有一把,賺錢是不能以犧牲身體健康來作賭注。
所以,儘管有工作,有收入,有事可做,把身體顧好才能找到更多財富,找回生活樂趣啊!
[不許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
- 記者: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