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父抗癌催生創業契機 陳柏翰:以軟體思維為癌症病人找出路
「在科技業,我們要求軟體上線前必須經過充分測試,但在癌症治療中,即使藥廠做了再多臨床試驗,每位病人都必須用自己的身體來驗證藥物是否有效,這是讓我非常震驚的事情。」精拓生技執行長陳柏翰於陽明山未來學社爐邊座談《我對2100年的想像》中表示。
畢業於卡內基美隆大學的陳柏翰,在2006年加入摩根士丹利,開啟了他14年的科技生涯,從負責建置資料庫,到組織數據安全的團隊,因此也成為公司少數擁有超級權限的員工。
「當時摩根士丹利有五萬名員工,作為超級權限使用者,我可以存取全公司的資料,包括投資銀行、房地產,甚至是人資部門、老闆的訊息。」陳柏翰回憶道,全公司擁有這種權限的人不超過100人,必須遵守嚴格的股票交易限制。
然而,2015年陳柏翰父親罹患癌症的消息,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那時我一年要在台灣和紐約之間飛六、七次,每次待一、兩個月,就是為了陪父親看病。」陳柏翰說,這段期間讓他深刻體會到醫療產業與科技業的巨大差異。
陳柏翰表示,工程師們的T恤可能會寫著「I never do testing, I only test in production.」,但這種做法在摩根士丹利是不可行,因為沒有足夠測試的軟體上線後,可能隔天就會上華爾街日報。然而,當陳柏翰陪伴父親對抗癌症時,他赫然發現癌症治療卻不得不採用類似直接上線方式,「即使FDA核准、藥廠做了再多臨床試驗,每個病人還是必須親身試用才能確認藥物是否有效。」
2018年,陳柏翰的父親第三次癌症復發,因緣際會在台北醫學大學遇見了呂醫師。當時呂醫師開發一套新技術可以透過抽血方式,在實驗室中複製病人的癌細胞,代替病人進行藥物測試。
「從軟體工程的角度來看,這就像是為病人建立一個品質控制的評估系統。」陳柏翰表示,當時自己真的非常天真,完全不知道創業是什麼,只是覺得這項技術可行,就向北醫購買這項技術,攜家帶眷回台創立精拓生技,從組建團隊到營運,一路走來跌跌撞撞,但也在過程中不斷學習和成長。
- 記者:Knowing新聞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