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卓榮泰出席「2025年僑生就業博覽會」 鼓勵僑生留臺發展

為協助僑生順利銜接臺灣職場,促進企業與僑生人才媒合,僑務委員會3月29日在臺北車站舉辦「2025年僑生就業博覽會」,行政院院長卓榮泰、秘書長龔明鑫、政務委員暨國家發展委員會主委劉鏡清、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徐佳青、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泰國貿易經濟辦事處代表文那隆(Mr. Narong Boonsatheanwong)等均出席盛會。
卓榮泰表示,面對世界快速的發展,各地都在招攬人才,以引領世界的步伐,僑委會辦理3場的僑生就業博覽會,正是展現這樣的企圖心;政府已推動「國家人才競爭力躍升方案」,以「強化國家未來人才競爭力」與「全球攬才」為兩大核心主軸,擴大對人才的投資,培育國內人才,積極開創臺灣未來的發展藍圖。
卓榮泰指出,政府將透過跨部會協調,滾動修正相關規定,逐步放寬僑生留臺就業規定限制,讓更多企業能夠聘用優秀的僑生,期許藉由更加靈活、有效的國際人才就業媒合機制,幫助每一位僑生與最合適的企業對接。他進一步指出,除了求職環境的改善,政府將進一步提升國際專才在臺灣的居住環境,包括金融服務、子女教育等生活面向,營造更國際化、更優質友善的攬才及居留環境。
卓榮泰形容僑生就業博覽會正如「千里馬找伯樂,伯樂找千里馬」,希望透過活動,促進國際學生及人才的循環交流,延攬國際專業人才和擴大留用僑外生,並邀請僑生朋友共同參與這個未來希望工程。
國發會主委劉鏡清則向現場僑生呼籲,目前政府所推動的五大產業,包含半導體、人工智慧、軍工、安控、次世代通訊,正帶動高薪的就業機會,例如即將推出的人工智慧產業,預估將提供20萬個高薪職缺;臺灣不僅有廣大的就業市場,還有許多高薪的就業機會,值得僑生留臺發展。
僑委會委員長徐佳青感謝行政院及國發會長期支持僑生政策,僑委會自2014年推出「3+4產學攜手合作僑生專班」以來,招生人數逐年增長,在「培育生源」、「擴大招生」、「在學輔導」及「就業輔導」等四大方向,持續推動僑生培育及留用計畫;同時也感謝歸僑團體擔任保薦單位,協助僑生來臺就學前的各項事務。
徐佳青表示,僑生所擁有的國際視野與多元文化背景,使他們成為臺灣未來產業發展的關鍵人才,今年是「僑生就業博覽會」舉辦的第三年,自開辦以來,活動規模逐年擴大,從最初在臺北的50家企業參展,到今年在臺北、臺中與高雄等三地舉辦,每場都吸引了80家企業參與;另有企業因場地限制未能參展,僑委會也設置長達半年的線上就業博覽會,顯示出企業對僑生人才的需求日殷。
徐佳青指出,政府近年來不斷檢討並調整僑生留臺政策,尤其自2014年開始推行的「評點制」,大幅降低畢業僑生留臺門檻,且留臺人數已達62,238人次;僑委會將持續辦理僑生就業輔導措施,同時向相關部會爭取鬆綁僑生留臺就業規定。她期盼透過僑生就業博覽會的職缺媒合活動,幫助有志留臺發展的僑生找到理想的工作機會,並協助想要打進國際的企業招聘到優秀的僑生人才,實現雙贏局面,共同提升臺灣的競爭力。
活動現場有高達80間知名企業參展,包括半導體、科技、數位AI、零售、觀光餐飲、製造業等領域,如友達光電、佳世達科技、海科科技、君悅酒店、老爺酒店、圓山大飯店及中鼎工程等知名企業,提供上千個職缺。
除了企業現場徵才,僑委會為更深入解決僑生求職困境與不安,規劃了3場講座,邀請104人力銀行資深人資與僑生傳授履歷撰寫秘笈及面試技巧,以及在臺工作的超過10年的迦南計劃創辦人楊冠義,分享畢業後留臺就業到自行創業的經驗談,期望透過學長親身的經歷分享,幫助僑生建立在臺就業的信心,同時也開設僑生職涯工作坊,帶領僑生探索職涯性向,幫助僑生瞭解自我,找尋合適職場工作。
根據現場僑生表示,博覽會不僅提供與企業近距離面對面的機會,也有勞動部、內政部移民署、Talent Taiwan及i僑卡服務諮詢櫃檯,有任何問題都能即時得到解答,幫助釐清求職方向、居留規定等,對規劃未來留臺幫助甚益;而企業提供的工作職位、福利薪資,以及臺灣健保制度和生活的便利性都是吸引僑生留臺的原因。
當天來賓還包含臺北市就業服務處處長何洪丞、世界華人工商婦女企管協會總會長林淑敏、海外在臺僑生校友聯合總會總會長林狄、華僑救國聯合總會秘書長龔維軍、北部大學校長有世新大學校長陳清河、天主教輔仁大學藍易振,以及各國歸僑協會、在臺校友會與旅臺同學會幹部及各校師生出席共襄盛舉。
- 記者: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329 17:11:45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