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路菜市場/付令

付令

為了給褲子扡邊,我循著路人的指引,來到了冶金路菜市場。

冶金路不止一條路,是一條社區主街和周圍巷道的總稱。七八米寬的主街坐落在半山坡的臺地上,從西面、南面來都需要上坡,從北面和東面來則需要下坡。主街南北走向,北高南低,像一筆穩健的筆劃“長豎”。北端是冶金大院,而南尾是在樓房、圍牆和鋪面間穿梭的狹窄小巷,像筆劃“橫折”。“橫折”的底座是一道“短橫”,四米寬的巷道東西向連通外部。可以說,眾多小巷托舉起了中間的人行幹道,憑空生長,不見首尾。

菜市場不光有菜市,各種生活所需一應俱全。我由“短橫”進入,經由蜿蜒的“橫折”,走上了主街。“短橫”不過五十來米,東高西低,兩旁分佈著縫紉店、補鞋店、白酒鋪、日雜店,西面巷口還有旅館和燒烤店。相較而言,“橫折”的業態則更為豐富,理髮、民族醫藥、理療遍佈其間,泡個腳、拔個罐,寄託人們對健康的希望。遍佈其間的各式服裝店,並不需要多時尚,只要絕對的性價比。長尾業態可以滿足你的零星需求:修表、修家電、修熱水器、打孔、補鍋、磨刀、酒麴、種子、照相、列印……如果突然在生活中遇到棘手問題,這裏都有解決方案。夕陽灑在樓房間高大的棕櫚樹和臘腸樹上,人人臉上掛著笑意。

冶金路菜市場是生活的底色。走上筆直的“長豎”,豁然開朗,展開了一幅生活長卷,熱鬧而充滿生機。左邊泡菜店裏,糖蒜、蘿蔔幹、臭豆腐,應有盡有;右邊炒貨店,瓜子、花生、蘭花豆,現炒現賣,空氣中飄散著香氣;旁邊面店賣著手擀面、饅頭、花卷和黃粑;而蔬菜鋪是主角。紅澄澄的番茄,大塊的生薑,綠油油的大蔥,琳琅滿目,煞是好看。當然,也少不了毛肚、牛肉、豆皮、肉丸等火鍋食材。熟食也不錯,烤鴨出爐,金燦燦的,還滴著油。走累了,徑直面館用餐。人群熙熙攘攘,東西好吃不貴,貨比三家總能挑到滿意的。走在路上,感覺特別踏實,生活的滋味已很綿長,幸福感已拉滿。

冶金路還是一條紐帶。路旁分佈著幼稚園、小學、中學、開放大學、社區衛生中心和居委會,還有紅磚樓房的老小區,通通有著時光的包漿。努力的叫賣,帶著露珠的青菜,幹練的操作,踏下努力生活的腳印。一聲招呼,一句問候,都是街坊鄰居濃濃的人情。一日三餐,來自自然的生養,來自泥土的芳香。一頭連著田野,一頭連著千家萬戶。這是生活的氣息和溫度。

我沿著這條路繼續走著,走著。在千家萬戶升起的炊煙中,隱藏了多少關於成長和日常生活的故事?春去秋來,多少人從蹣跚學步,轉眼就成長為大步向前的青年,繼而踽踽前行的老人,而冶金路始終靜靜地守候在那裏。華燈初上,冶金路被溫暖的人間煙火氣息所充滿,一種平凡而又溫馨的方式安撫著每一顆勞累而又平凡的心……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