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江湖恩仇錄到哪吒/付令

從江湖恩仇錄到哪吒/付令

付令

電影《哪吒2:魔童鬧海》爆火,勢如破竹創造多個中國影史記錄,輕鬆收穫一百多億票房,並在世界範圍內引發一定反響。要知道,2006年《瘋狂的石頭》才幾千萬票房,2010年《讓子彈飛》破天荒開創5億票房,2012年《泰囧》13億票房已經頂破天。這些年,隨著中國經濟快速增長和文化事業的健康發展,湧現出了《戰狼2》《長津湖》等國產大片,票房紀錄每隔幾年就翻番。

《哪吒2》是部動畫片,我們肉眼可見其技術進步。網上有人懷舊,非要說1979年上美影廠的《哪吒鬧海》比這好。當然,那很好,1999年的《寶蓮燈》也很好呢。2019年的《哪吒1:魔童問世》就是更具時代性的作品。國產動畫一直在探索更加細膩的情感表達與更加突出的視覺效果。《哪吒2》橫空出世,顯然是這一進程中的又一里程碑。

值得關注的是,《哪吒2》並不是上海美影的作品,是地道的四川成都貨。這部影片既體現了傳統文化的精髓,又大膽創新了神話故事,賦予一眾人物鮮活生命,而哪吒也不再是單一的英雄符號。片中雙男主的設定、網路梗的融入,豐富了情節遞進的層次感。“川普”配音與重慶言子兒展現了獨特魅力,“胎神”“癩疙寶”“茅廝”“你打我撒”等方言詞匯觸碰大眾笑神經。

記得上世紀九十年代,國產武俠神劇《江湖恩仇錄》在四川的青山綠水間開拍,它以一種近乎魔幻現實主義的姿態,帶著濃厚鄉土氣息闖入了觀眾的視野。那部武俠劇,特效簡陋,劇情荒誕,卻滿足了當時人們對於英雄主義的樸素嚮往。取景地青城山的清幽、蜀南竹海的翠綠、九寨溝的神奇,也成為了人們心中難以忘懷的風景。遇有打鬥場面,除了快放和瞬間移動,還要釋放煙花,有禮花彈、旋轉金輪等。大家雖覺得好笑,卻也看得津津有味。打得精彩處,也有小夥伴們模仿。因為裏面有些成人啟蒙的內容,我家管得嚴,不讓看。男主角取名很隨意,李大剛和他的兒子李小剛。最後的結局是,人見人愛的李小剛為了平息江湖恩怨,選擇和反派大BOSS、美女“黑白教主”結婚,從而退隱江湖。這可真是委屈他了啊。

那個年代,重慶方言劇倒是火熱,淩湯圓、山城棒棒軍、傻兒師長……算是另闢蹊徑。但在武俠、動畫、時裝劇上,川渝地區確實乏善可陳。尤其是武俠劇、神話劇,大家看過了TVB、對岸三臺和新加坡的作品,會感到明顯的落差。人家注重市場和娛樂性時,這邊還在言必稱藝術呢。至於合拍劇,包括《蓮花童子哪吒》,別人只是在內地取景,內地製作機構偷師學藝的機會不多,真正的技術進步是在本世紀之後了。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江湖恩仇錄》是當年成都影視人的粗獷探索,已成為時代的眼淚。二十年前,餃子從川大華西藥學院畢業時,恐怕也不會想到今日的觀影盛況。《哪吒》系列問世,讓我們看到了內地影視業的進步,看到了中國故事的更好講述,中國精神的更好展現,也看到了中國文化自信與創新能力的再一次華麗綻放。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