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驗米濕製品邦克列酸!北市衛生局結果出爐

檢驗米濕製品邦克列酸!北市衛生局結果出爐
北市信義區A13「寶林茶室」餐廳爆發「邦克列酸」食物中毒事件,4人中毒身亡。(圖/翻攝寶林茶室信義遠百a13店-Polam Kopitiam-馬來西亞素食餐廳粉專)

[NOWnews今日新聞] 台北市信義區寶林茶室,今(2024)年3月下旬爆發「邦克列酸」食物中毒事件,造成4人死亡,為保護消費者「食的安全」,北市衛生局至傳統市場、麵攤、餐飲業及雜貨行等地點,抽驗米苔目、粿仔條及河粉等米濕製品,共計抽驗15件產品檢驗邦克列酸,檢驗結果均未檢出。

北市衛生局指出,「邦克列酸(Bongkrekic Acid)」是一種罕見毒素,由唐菖蒲柏克氏菌產生。該菌易在富含脂肪酸的食物中繁殖,另於攝氏溫度22至33度和中性pH值的環境中,會迅速增殖,產生大量的邦克列酸。人類可能因為食用受邦克列酸汙染之食物導致中毒。邦克列酸主要影響肝臟、腎臟和腦部,主要症狀為全身無力、頭暈、嗜睡、腹痛、嘔吐等,嚴重時可能在症狀出現後1-20小時死亡。

北市衛生局提醒,邦克列酸不會因洗滌或烹飪而被破壞,因此預防是關鍵。產生邦克列酸的唐菖蒲伯克氏菌,必須在中性、低鹽、溫暖且潮濕等特定條件下,才會孳生並產生毒素。因此低溫、短期保存及酸性環境可有效抑制生長。

北市衛生局也強調,請民眾不要食用長期存放於不當環境的澱粉發酵食品。購買濕的河粉、米粉、粿條和涼皮等,要注意保存期限及商家的儲存環境。如果超過有效日期絕不再食用。烹調前再次檢視外觀,有無發霉或色澤改變等。若疑似食用含邦克列酸食品,建議應保留剩餘食品,儘速就醫。



相關新聞


糞便檢出邦克列酸!醫曝拿沙拉脫未必能洗掉 廚師恐成罕見共生體


寶林案再增1例「吃炒麵」 累計通報34例、其中30案邦克列酸陽性


寶林茶室案!代班廚師糞便檢出邦克列酸 王必勝曝「再驗27處」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