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成兒少不懂社群隱私 家長注意3大危險信號

調查顯示,近5成兒少不懂社群隱私設定,且部分孩童誤認社群可隨意公開個資,易成為被害者。(示意圖/取自photoAC)
[NOWnews今日新聞] 「創意私房」外流兒少性影像引發全台關注,根據內政部、衛福部統計,2024年遭性剝削的兒少達3555人,其中近7成透過網路媒介擴散,且加害者約半數也是未成年;專家示警,智慧型手機與社群平台已滲透日常,家長應教孩子辨識3大網路危險信號,盡量防堵風險。
衛福部今(2)日舉辦終止兒虐記者會,保護服務司司長張秀鴛說,兒少每日上網時間已從2021年的3.17小時攀升至2024年的3.96小時,首次上網年齡也從8.7歲降至7.1歲,顯示數位媒介深入成長歷程,必須及早建立安全意識。
據統計,2024年兒少性剝削案受害者中,女性佔67%,7成透過網路下手;家扶基金會2025年調查則顯示,近5成兒少不懂社群隱私設定,4成從未與父母討論網安,且部分孩童誤認社群可隨意公開個資,易成為被害者,也可能成為加害者。
台灣展翅協會兒少網安組組長陳時指出,兒少應認識3大網路危險信號,包括陌生帳號主動加好友、對話過度親密與索取個資、照片或視訊邀約;她強調,家長角色不是阻止,而是教導孩子正確應對。
兒福聯盟之前調查指出,約25%兒少曾因3C使用與父母發生衝突,而衛福部統計則顯示,約16%的兒虐案件與3C管教有關,顯示數位教養已成家庭重大課題。
親職專家王晴建議,與其禁止孩子使用,不如透過協商,擬定一致的3C使用規則並堅守底線,不要因情緒反覆而改變原則;她強調,家長應以身作則,不讓3C成為「數位保母」。
張秀鴛也說,問題不在3C,而是缺乏引導與界線,父母應理性參與孩子的數位生活,從對話建構信任,協助小孩安全探索世界。
相關新聞
婦吞嚥困難!手術摘出甲狀腺結節「腫如芭樂大」 氣管都被擠歪
7-11咖啡買2送2!一招「比半價更便宜」 周五六日全家咖啡買1送1
白沙屯媽祖現在在哪?粉紅超跑目前位置、GPS定位、直播路線一覽
- 記者:nownews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