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創作、低軌衛星都用到AI AWS王定愷:「未來早已來!」

零售、創作、低軌衛星都用到AI AWS王定愷:「未來早已來!」

記者陳金金 / 台北報導


COMPUTEX 2025重磅前導論壇AI Next Forum 剛落幕,AWS台灣暨香港總經理王定愷在當天也以「亞馬遜AI無界:創新與未來」為題,揭示這家科技巨擘如何透過自動化機器人與生成式AI ,在物流、零售、太空通信與內容創作等多元領域持續版圖,不僅改變企業運營、電商運作,也逐步改變人類的生活樣貌。王定愷也強調,AI已來並非即將到來。


亞馬遜:上到太空、下到倉儲,處處都有AI技術


「事實上,亞馬遜在AI應用上已有25年。」


王定愷說,亞馬遜的事業橫跨電商零售、串流影音、雲端服務。現在還飛越雲端,上了太空,近期也就完成名為Project Kuiper的低軌衛星計畫,將27顆低軌衛星送上太空,預計未來衛星的發射數量將超過3200顆,其中衛星的發射排列、軌道位置、資料分析,就是靠著AI來精準預測與計算。


在電商零售領域,則導入 75 萬台倉儲自動化機器人,每日處理1,300 萬件商品的物流任務,有別單純完成動作的機器人,亞馬遜機器人大軍內建電腦視覺與生成式AI,能避開障礙撿貨,還能透過語音指令與人員完成理貨包裝。事實上,比起以貨號分類的倉儲與進銷存,亞馬遜採用的亂數入倉(隨機將貨物存放可用空間)更具效率與利用率卻富有挑戰,靠得正是AI即時定位與精準演算。


對此,王定愷進一步指出,對於該以哪種AI機器人導入倉儲物流,市場各有說法,並於「人形」機器人上爭論不休。回歸現實面,只要能完成任務就是有效的機器人,「機器人不只是會動的機械,是真正能解決問題的智慧系統。」他強調。


走入生活與娛樂:AWS AI切入無人商店、內容創作、影片拍攝


亞馬遜的無人商店 Amazon Go也採用了名為「Just Walk Out」的技術,顧客不需排隊、不需掃描商品即可直完成結帳,目前以用於體育賽事與演唱會中。場景拉回個人零售,消費者也能在Amazon.com運用 AI 助理 Rufus尋求購物建議,例如根據對象年齡、興趣、性別等參數推薦適合的生日禮物;下單後,再由亞馬遜的 Prime Air 無人機配送,這項通過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核准的服務,運用AI即時判讀空中環境,避免鳥群、樓宇、航機,投遞時也會偵測是否有小孩與寵物。


此外,生成式AI賽道上亞馬遜也沒缺席,不僅用來「打假」過濾電商灌水評價,年刪除逾2億個假評,近期也推出Amazon Nova基礎模型,讓創作者與一般使用者輕鬆使用,更將生成式AI搬到大螢幕上,協助模擬夕陽、峽谷、沙漠等電影場景,不需遠赴實景拍攝就能有大片效果,大幅降低製作成本。


「過去需要消耗過多人力與時間的事,現在都能用AI做得快又好。讓人力可以更好的被運用。」王定愷也加碼預告,於2014年推出的語音助理Alexa,也將在今年升級為具有情感對話能力的AI Agent,除了原有的日常查詢,還能跨平台整合資料、還能帶著豐富情緒更智慧流暢地回應。


王定愷:ICT優勢加「軟硬兼施」,台灣迎接未來機會


對於近月因關稅議題而受到關注的製造業,王定愷也認為,製造業仍會持續進化,脫離勞力密集的人力作業,進入數據、自動化、機器人與現場人員協作的時代,在AI、機器人與自動化趨勢下,台灣要善用ICT優勢,強化連網與軟體實力,並透過雲端軟體平台實現遠端控制、日常維運、事件處理。


「Amazon無人計程車,若發生問題時仍需真人到現場解決,就難建構有商機的好服務。」對此,王定愷也分享亞馬遜創新三步驟(需求驅動、資料驗證、員工提案),並引用創貝佐斯(Jeff Bezos)的「Day 1」理念呼籲台灣持續創新,一起用AI科技力見證台灣的全新成長。


推薦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