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強震醫療體系受創 無國界醫生展開二級醫療與心理健康支援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李衣綸/台北報導
緬甸3月28日發生芮氏規模7.7強震,造成醫療體系嚴重衝擊。財團法人無國界醫生基金會今(5)日表示,組織已於曼德勒與撣邦南部展開二級醫療支援與心理健康緊急培訓,並持續因應當地基礎醫療系統所面臨的多重挑戰。
無國界醫生緬甸專案總管阿德里安・瓜達拉瑪(Adrian Guadarrama)指出,整體醫療體系在多層面遭影響,其中以醫院等二級照護層級的損害尤為嚴重。他表示,已看到整個醫療體系在多個層面上都受到了影響和阻礙,但其中一個特別令人擔憂的是二級醫療照護,也就是醫院這個層級,因此團隊將專注於提供支援和緩解。
無國界醫生評估小組已於3月30日抵達災區,並自3月31日起展開現地觀察與評估,團隊成員包括醫療、後勤與水利衛生專家。瓜達拉瑪指出,部分地區手術室已無法運作,不僅緊急手術無法進行,也無法為需剖腹產的孕婦提供醫療處置。他指出,這將是一場看似漫長且挑戰重重的緊急救援行動。
無國界醫生也針對當地志工醫學生,啟動心理健康照護的緊急培訓,並強調初級醫療在地震期間的重要性,包括為糖尿病、高血壓患者持續提供藥物等基本治療。地震與後續餘震也可能引發災民壓力與急性創傷反應,團隊已部署心理急救相關支援。
由於當地運河水質不佳,無國界醫生與曼德勒綜合醫院管理人員研議替代水源方案。瓜達拉瑪表示,應對緊急事故的關鍵在於社區參與與合作,唯有與當地社區攜手,才能為災民帶來有意義的改變。
無國界醫生自1992年即進入緬甸工作。2021年軍方政變後,當地公共醫療系統陷入混亂,無國界醫生持續提供愛滋病、結核病、C型肝炎治療、性與生殖健康、基本醫療服務與緊急醫療援助。在若開邦的實兌與孟都等地,團隊設有行動單位並安排緊急轉診,服務對象也涵蓋羅興亞人等族群。
無國界醫生指出,據統計,2023年無國界醫生在緬甸共執行181600次門診諮詢、3340次心理健康諮詢,為1600人提供抗反轉錄病毒治療,並有190位新病患接受多重抗藥性結核病治療。
照片來源:MSF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謝國樑喊話中央積極應對美關稅戰 基隆市府3大面向協助在地產業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 記者:邱 璽臣
- 更多政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