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若芳批台北市府炒作「產業災難」 籲蔣萬安拋棄政治秀


顏若芳批台北市府炒作「產業災難」 籲蔣萬安拋棄政治秀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永鴻/台北報導


面對美國總統川普啟動的對等關稅政策,台北市議員顏若芳今(11)日在議會質詢中,直指「基北北桃合作交流平台」自提的6大因應方案空洞無實,批評台北市長蔣萬安將中央統籌政策內容換湯不換藥包裝為地方方案,根本是為了聲量而作秀,並未真正協助產業因應挑戰。


顏若芳指出,合作平台所提出的第一項「共享產業與勞動監測資訊」,早已在中央勞動部建置的就業資訊整合系統中完整涵蓋;而台北市勞動局網站上的統計數據,也明確標示來自勞動部,顯示該平台僅是重複既有資源,毫無實質作為。


針對第二項「建立跨區就業服務平台」,顏若芳也直言毫無必要,因勞動部自2003年即已建置全國性就業網站,並細分至各縣市提供資訊,各地方政府也多透過中央平台對外發布職缺資訊。她批評,基北北桃所提方案根本是「捨近求遠、為做而做」。


第三項「推動物價與經濟監控機制」,顏若芳更質疑其實用性,表示目前全國僅有台北、新北、高雄、台中編列物價指數,桃園與基隆並未自編,而依現行「主計一條鞭」制度,各地方主計處本就能透過中央「全國主計網」取得即時物價資料。她批評市府所謂的「自提方案」根本是空談、形式主義,毫無創新與成效。


顏若芳質疑蔣萬安於4月8日宣稱台北市自行評估美國關稅將衝擊北市2800家產業、9200億元營業額,但經查發現,市府並未進行相關衝擊評估,所引數據實為財政部全國產業統計,批評蔣萬安刻意製造恐慌、博取聲量,將產業當作政治操作工具。


此外,顏若芳也批評國民黨對超徵稅收的主張前後矛盾,蔣萬安一方面要求中央將5283億元用於產業紓困,另一方面國民黨卻提出要普發2000億元補貼電費,並在財政劃分法修法後主張下放3700億元給地方,質疑藍營「先射箭再畫靶」,完全缺乏通盤考量,將重大政策淪為喊價競技。


對於關稅衝擊的實際對策,顏若芳也提出3點建議:第一,針對受影響產業,延長「台北市補助工商團體及廠商推展貿易計畫」的申請期間與補助金額;第二,中小及青創貸款應配合經濟部政策,加入「不裁員、不降薪」的保證條件,並延長特定產業的還款年限;第三,市府應儘速推出SITI「因應美國對等關稅加碼20%獎勵補助」專案,並簡化程序,確保能即時協助在地企業。


顏若芳強調,市府必須拋棄「政治秀」的心態,真正站在產業與市民的角度規劃實質應對措施,才能避免錯失因應良機。


照片來源:台北市議會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美對台課高關稅 賴清德強調不報復、強化談判爭取公平


批蔣萬安質詢失控沒回應實質問題 許淑華:市長只會搶曝光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