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吳崑玉/談大罷免中的不對稱作戰

名嘴謝寒冰日前爆料聯電前董事長曹興誠曾有婚外情,並公布多張私密照,曹興誠揚言,決定提出偽造影音、破壞名譽刑事及民事訴訟,並求償新台幣1億元。NOWnews資料照。(圖/記者朱永強攝)
[NOWnews今日新聞] 大罷免第一階段才剛送件,各種「對人不對事」的攻擊接連出現。史書華、曹興誠等領銜人紛紛出事。顯然被罷免的一方,打不了上半身的理念戰,就開打下半身的人格戰,無非是想以這種「不對稱作戰」,毀滅領導罷免者的人格,破壞團隊向心力,從而阻止罷免連署成功通過第二階段,讓自己不用面對第三階段罷免投票,少打一次選戰。
在另一方面,各種藍營執政縣市的行政干擾也層出不窮,這是另一種「不對稱作戰」,只不過方向變成以大壓小,有權力者以行政手段干擾或恐嚇無權力者參與罷免活動。這種事一點也不新鮮,基隆市罷免案中,領銜者是個長照志工,他的老闆與所屬機構,便接到過衛生局、社會局、及國民黨市黨部的關切電話,即使沒有語出恐嚇,也是在表達「我盯上你了」、「I am watching you!」的意思,希能間接對領頭羊施壓。北市幫忙連署徐巧芯罷免案的咖啡店,接連被衛生、消防、環保、甚至建管單位關切,其理亦同,只不過發動者可能不是市府,而是有人打1999檢舉,意在干擾。花蓮接連發生戶政人員登門查詢連署人、電話確認連署,南投發現回覆之查詢單被郵局退件,酒廠旁路易莎被酒廠高幹質問為何在此連署?…,皆是行政干擾的手段之一。信義分局派警員跟監Grace則比較誇張,那已經是明顯的恐嚇。
大罷免才剛送件,劇情便如此高潮迭起,的確讓人有點意外,但稍微冷靜一下,便會覺得這種打法一點也不意外,反而顯示被罷免一方,既緊張又沒招了,只能出此下策。為什麼說是「下策」呢?因為搞錯了對象身份。不論史書華還是曹興誠,他們並未擔任公職,也沒有參選,所以他們的私生活如何?他們自己負責處理,並不影響公眾利益。當然,一個人從檯面下轉到檯面上參與公眾事務或成為媒體名人,他的私生活幾乎一定會變成八卦扒糞的焦點,變成敵軍攻擊的弱點,這是他們必須承擔的副作用,但不是其所參與事務的核心議題。領銜人形象不好,跟被罷免人行為惡質,是兩碼子事。與選戰不同,在罷免案中,狂打領銜人私德形象,並不能證明被罷免人不該被罷,因為雙方本就有著不對等的身份。反而因被罷公職手路惡質,會激起罷免群眾更多怒火,更積極採取行動,本來只是自己去投一票,現在會出門去拉十票。尤其發動時機如此之早,讓人有更多時間沉澱以辨明真偽,調整心情與步調,領銜人麻煩纏身不便出面,那就弄個發言人出來啊!這種公民運動,領頭者只是被推出來的代表,事情又不是他發動的,擒賊先擒王有啥鳥用?
這牽涉到一個群眾運動的基本理論,亦即我常說的「溫床理論」。亦即群眾運動或公民運動的發生,先得有點點滴滴的事件累積群眾的不滿情緒,並累積到足夠數量與濃度,溫度超過可燃點,此即「溫床」。再有一個「議題」作為導火索,觸發並誘導群眾情緒朝此出口發洩。最後才有那個領導者,加上台下積極參與的「促動者」,操作群眾進退步調。用劉文聰的話來說,「溫床」就是那桶汽油,通常不是領導者搬來的,而是本來就在那兒的。「議題」就是那根煙頭或「番仔火」,用來引爆汽油。劉文聰就是那個「點火者」或「領導者」,火雖然是他放的,但火燒起來後,把他抓起來也沒辦法滅火,因為他不是噴火龍。滅火只能靠灑水或噴阻燃劑降溫,或隔絕其他汽油桶以免大面積延燒,處理對象都是「溫床」。
但現在的狀況,溫床是國民黨立委自己造出來的,一年間不斷添柴火(擴權法案)還澆汽油(總預算案),想要泡湯加溫,卻忘了自己仍坐在湯池裡,添柴加油過了頭,不小心就把自己煮成了基隆廟口紀家原汁豬腳,而且是大面積延燒。現在就算物理消滅了史書華和曹興誠,也無法開出防火牆阻止延燒,就像秦末,消滅了陳勝、吳廣,卻成就了劉邦、項羽,更多的扒糞爆料,只是在幫罷免後的補選作業過濾候選人,卻阻擋不了野火燎原。
但對岸的邏輯完全不相信這套,他們一向認定,群眾運動一定是有心人士發動的,天下沒有犯眾怒這種事,也從不相信公民運動這個名詞,因此處理群眾運動,一定先抓人,尤其是帶頭的。「白紙革命」明明就起於大片群眾對清零的不滿,但他們還是要先抓人,再放鬆。香港「雨傘革命」時中共還無法抓人,那就先抹黃運動領導者黃之鋒,鬥臭後再鬥垮,其套路有沒有看起來很眼熟?悲哀的是,國民黨經過幾十年群眾運動洗禮,卻仍未認清民主國家公民運動的本質,仍想用對岸的套路來對付台灣的公民運動,結果可想而知。
講白點,這場大罷免運動,從頭到尾就是一場「不對稱作戰」。發動者是一大批沒有公職黨職的小市民,所以根本找不到頭目來擒來射。罵他們是民進黨「側翼」,就算是真的,現在也是機翼比機身大得多,而且發動機都掛在側翼上。國民黨用月下偷桃之法攻擊領銜者的下半身,想以此轉移上半身打不贏的政治論述,問題是人家不是公職,如果要齊一標準,那些爆料的媒體人,敢保證自己沒有戰過酒店?沒有過小三?沒有到處亂把妹?如此打到血流成河,無一倖存,打得下去嗎?
雙方都想用不對稱戰術出其不意打垮對方,但都無法取得決定性戰果,最後必然打成俄烏戰爭那種消耗戰。不對稱打到最後,還是打成了對稱平局,非得等到出現決定性會戰,大機率就是罷免投票那一天,畢其功於一役,再打一場清掃戰場的圍殲戰,就是罷免後補選,如此才能暫時塵埃落定,各方稍獲喘息。而在決定性會戰中,比的不是誰的奇技淫巧多,而是犯錯少的一方才會贏。羅馬軍團從不像蠻族聯軍那樣狂吼亂叫敲打盾牌,而是列隊佈陣,一聲令下,進行有效率的殺戮。現在罷免方與被罷方比的,就是誰能紀律嚴明的控制部隊,在決戰之時,發揮出最強的戰力。
而且,國民黨方面犯的最大戰術錯誤,就是忽略了文宣議題的「邊際效用遞減率」。史書華的料一爆出來,眾座皆驚,一陣荒亂。但曹董的料再爆,已經沒幾人有慌亂反應,甚至咱們這種中高齡老男人的臉書和群組,還不時爆出有人投以羨慕的眼光:「這麼老,還這麼行啊?」「大丈夫當如是也!」還有的話,就再丟出來吧!反正沒有公職的人的八卦,就當佐餐配料,扒完飯繼續上工。
最後,還是老話,當你把道德當作一種武器來使用,本身就已經不道德了。高道德標準檢視別人,遲早會整死自己,徐夫劉Sir,就是這麼個倒楣蛋哪!所以,公歸公,私歸私,凡事別做太過頭,打完收工,大家都還能留口飯吃,不好嗎?!
●作者:吳崑玉/專欄作家、前親民黨文宣部副主任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 opinion@nownews.com
相關新聞
名家論壇》黃創夏/大罷免下的藍綠嚴苛考驗
名家論壇》黎榮章/全台大罷免 中間選民關心嗎?
名家論壇》吳崑玉/國民黨至今沒搞清楚 公民們的憤怒從何而來?
- 記者:nownews
- 更多政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