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鯤號潛艦4月海試恐跳票 綠營大內宣破功

台灣國際造船公司承造海鯤號潛艦完成傾側試驗及準潛航試驗。(圖/台灣國際造船公司提供)
[NOWnews今日新聞] 編列493億元建造的國造防禦型潛艦(IDS)原型艦「海鯤號」,在完成泊港測試(HAT)後,原定4月進行海試(SAT),力拚今年11月交艦。但至今仍未見到「海鯤號」潛艦出海做測試。國防部長顧立雄日前在立院受訪時坦言,台船還在努力改善缺失,海試現在沒有確切日期,只要不影響11月交艦的期程就可以。國防部雖然認為不影響交艦期程就行,但是海試延後恐影響後續潛艦預算解凍,更宣告民進黨在潛艦國造大內宣的破功。
由於海軍現役的2艘茄比級潛艦服役超過70年、荷蘭購入的2艘劍龍級潛艦也於1980年代末期服役,海軍水下戰力嚴重不足,因此積極向美國爭取採購潛艦,雖然2001年小布希政府同意出售8艘傳統動力潛艦給台灣,但是由於美國只剩核動力潛艦生產線,無法為台灣開設柴電潛艦產線,其他國家又面臨中國壓力不敢出售台灣,兜了一圈後於2015年馬英九政府末期決定潛艦國造。
2016年政黨輪替後,海軍在2017年與台船、中科院簽約啟動造艦計畫、2018年美國國務院公告「行銷核准證」,允許美國廠商提供台灣技術、2019年建造廠房動土,隔年7月完工、2021年11月16日舉行安放龍骨典禮,2023年9月28日,舉行命名下水典禮、2023年10月1日,在中信八號浮塢進行泊港測試。
亞太地區近年許多國家自製潛艦,除了二戰時就開始使用潛艦的日本外,新加坡、韓國、澳洲都是與先進國家合作,引進設計方案與施工技術。在缺乏重量級外商整合下,台灣「潛艦國造」從2023年開始建造,僅花2年就要交艦服役,簡直可以獲得金氏紀錄肯定。「海鯤號」選在9月28日民進黨黨慶命名,民進黨政府也免不了要大肆宣傳。
民進黨政府與側翼軍事專家利用民眾對於軍事事務的一知半解,不斷吹噓,包括海鯤號潛艦性能媲美日本潛艦、國造潛艦獲得美、日技術協助,是美日台同盟的象徵,甚至在總統府的「國安小學堂」找來親綠、非跑軍事線的記者,釋出2025年要建造3艘潛艦的消息。而針對質疑國造潛艦、認為預算應該嚴格審查的聲音,綠營一律歸納為中共同路人,慘遭炎上。
儘管綠營不斷內宣,但是醜媳婦總要見公婆,下水之後泊港測試卻問題百出,包括媒體報導傳出需改善缺失70多項、岸測供電不穩,導致艦上過多零附件燒毀等,雖然台船與海軍都駁斥媒體報導,稱問題沒有報導說的嚴重,但「海鯤號」從2024年12月20日入塢至今年2月28日坐墩達2個月之久,之後又到台船乾塢進行修改缺失,顯然是出現無法在泊港情況下能解決的問題。
依據軍方規劃,「海鯤號」4月間開始進行海試,預計9月結束,海試項目達31項,主要包括浮航、潛航、操雷等。據前海軍司令、國民黨立委陳永康指出,由於高雄左營港外海商船往來密度之大,所以必須海試在72小時前發佈操演訓練資訊,「海鯤號」離開港口後前面要有前導艦,後面要有拖救艦,水面要有警戒艦,水下也要有監控艦。如今尚未看到海軍發布操演訓練訊息,4月海試跳票機率越來越高。
由於立院決議「潛艦國造-第3階段後續艦籌建」新台幣20億元,凍結一半,待「海鯤號」潛艦完成海測通過後,向立法院會進行專案報告,經同意後始得動支,「海鯤號」海試延後必然影響到日後預算解凍。
蔡英文政府另一項國防自主成就,國機國造的勇鷹高教機也在2月時發生事故,一架出廠後僅飛了180小時的高教機罕見發生雙發動機失效而墜海,所幸飛行員跳傘獲救,如今「海鯤號」泊港測試進度不如預期,也等於是綠營國防政策大內宣再度大翻車,同樣遭質疑趕進度而缺失不斷。為了確保潛艦官兵生命安危,期盼海軍能夠挺住政治壓力,等到缺失全改善才接收潛艦。

相關新聞
「海鯤號」潛艦4月海試跳票?國防部曝這條件必須先達成
賴清德赴歐出席教宗方濟各喪禮?外交部:已提出請求
國防院性騷醜聞!李文忠、韓岡明記2大過撤職 國防部證實了
- 記者:nownews
- 更多政治新聞 »